赖布衣《催官经》《穿透龙诀》大揭秘
旷世绝学 风水界共认的“一等风水”——天星催官风水

天星风水
旷世绝学 尽显天机 改命换运 应验如神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产品中心 >> 罗盘逐层解读

堪舆神器 德易罗盘

联系人:李也

电话:18678237063

手机:13070643568

邮箱:2311207025@qq.com

网址:www.deyige.net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通济街

中国罗盘52层详解

  • 所属分类:罗盘逐层解读

  • 点击次数:
  • 发布日期:2020/09/08
  • 在线询价
  • 详细介绍

中国罗盘大更正

订正中国罗盘五十二层详解 

前 言

 

罗盘,古称罗经、罗镜、经盘、罗经盘、子午盘、针盘、风水罗盘,是古代堪舆家和现今风水师从事堪舆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清代著名学者罗国桢的《罗经解定》的序言说:“罗经者,以其收罗天地之蕴,上拨星辰之缠度,下察山水之峙流,以形应气,以数合理,无不森罗密布,而阴阳两宅由是叶吉,如制丝者之有经方能制锦而成章也,故曰罗经”。罗盘除用于磁针的指向定位外,还记录了一些古代天文、地理、气候、历史和古代哲学文化知识。可以说罗盘是包罗万象,经纬天地的,是一种文化思想的载体。

中国罗盘由立杆观日影的土圭,发展为具有汤匙形磁针的司南和六壬盘,再由六壬盘发展为杨救贫创制的具有磁针方位的地盘和近似日影方位的天盘,称之为杨盘。至南宋赖文俊(公元1132――1162多年左右)撰《催官篇》,创立以近似极星方位的人盘。延至明末清初,蒋大鸿为配合他的三元“地理”,又另创制的蒋盘,设有内外盘二圈,都是磁针方位。

中国罗盘以大小分,有二寸、四寸、六寸和十二寸盘等。以圈数分,有三圈的日昝,有4至36圈的。诸多罗盘注记的内容往往不一样。甚至共出自一个厂家的,其先后出厂的,盘面注记也有差异。中国罗盘的注记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层数少渐进到层数多的发展过程。中国罗盘的这个过程喻示了中国风水的历史。罗盘盘面注记的繁复性也就彰显了中国诸多流派风水术的多样性。

据考,清代中叶以前,科第失意的读书人大抵有下列出路,例如,一是继承祖业当财主,或兼而经商;二是苦守聊斋,清高闲居读写诗文,偶或授私塾,有的研习中医;三是部分文士研习堪舆术,寄情山水事堪舆。

但也有科举登榜,为官为文出类拔萃者研习堪舆术的。如东晋的郭璞(公元279――324年),曾为东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训诂学家。他是一位奇才。词赋居东晋之冠。他在中国古化文学史上有显著的地位。曾任著作佐郎。留有著多传世之作。他集历代中国风水之大成,废除了八宅风水术,承继了《狐首经》和《青囊经》,撰写了具有古代科学思想《葬书》、《玉照定真经》等书。使其成为风水名家,受到后世风水界的推崇,被尊称为中国风水的鼻祖。

又如晋代陶侃(公元259---334年),初为县吏,渐至郡守,依次为武昌太守,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一生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常勉人惜分阴,为人所称。他也是历史风水名人,留下许多传说。

又如唐末的杨益,字筠松,号救贫(另有称号叔茂者)。唐僖宗时,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观天象、察符瑞、候灾变、卜吉凶之职。杨公丰富和完善了以郭璞《葬书》为理论基础,具有古代科学思想的、理论系统的、有操作规程的风水术,并著述了一批堪舆秘籍。而被历代中国风水界尊称为风水宗师。

又如南宋律学家、理学家蔡元定(公元1135---1198年)。为朱熹弟子。著有《律吕新书》、《洪范解》、《大衍详说》、《燕乐原辨》等书。他也是风水历史名人,但其理论多有参差,后人评价不一。

再如明代大臣刘基(字伯温,公元1311---1375年),曾是元末进士,任过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督,处州总管府判等职。曾为朱元璋谋士,多有业绩。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被皇上封为诚意伯。著有《郁离子》、《诚意伯文集》等,著作多有见地。他也是一位风水界的历史名人。

远古甚或近古的风水师,无论是出自科举得意,仕途亨通者,或科第失意,流落故里者,就其整体的文学修养,以及治学严谨的态度来说,是我们当今风水界群体所不能望其项背的,是值得我们推崇的。特别其中一些才华横溢、思辨奇敏、文章锦绣的鸿儒,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著作典籍,是值得我们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去研究、分析、整理和合理继承的。

但近古以来,风水的传承由学者文士常年苦守寒窗、斟字酌句的研习和孜孜求真的实践,逐渐转化为社会流民、“白丁”的江湖“工匠化”师从。因此,从事风水职业的社会层次主流,开始由学者逸士渐渐蜕变成一些文化层次低浅,德才黯淡,又善于油嘴滑舌、信口开河的庸俗之辈。特别是明代风水术大紊乱,清代风水术“江湖化”以后,风水著述滥觞。剽窃、拼凑、浅薄、言之无物、隔靴择痒,毫无理论根基的风水书,日益俱增,随处可见。江湖风水先生多如牛毛。把这个博大精深,具有深奥内涵,光昌流丽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淳厚民风的民俗,导入了牵强附会、装神弄鬼、无耻不屑的庸俗的泥潭。使风水界良莠不分,鱼龙混杂。因此量溢而质损已成为近代风水术历史的总趋势。

例如,有一位混迹风水界多年,自诩为懂风水和命理“十八般武艺”的人,在他的洋洋洒洒、剽窃、抄袭的所谓论文中,竟然信口开河把日景方位说成就是地球的正子午方位。连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因时间和空间不同,其日景方位也随之变异的基本的天体、天文知识都缺如。岂不可笑?但笑后却又为其悲哀。

再如,二十八宿五行消峰,莫论其五行对不对,它的层次就不相符合。二十八宿五行,是赖文俊所创,就应该用赖盘(人盘)消峰,用赖盘立向。可是所有的“风水先生”都是用杨盘的地盘立向。辰戌丑未在赖盘是属金(辰为亢金龙,戌为娄金狗,丑为牛金牛,未为鬼金羊),在地盘都是属木(辰为角木蛟,戌为奎木狼,丑为斗木獬,未为井木犴)。似此消峰,就不是“同我者为比助身强”,而是“克我者为煞峰”。怎么谈得上灵验与否呢?

又再如,蒋大鸿的三元“地理”,讲的是天体运行的上元中元下元。地球是太阳系的星球,就应该配在日照方位的天盘。他自创的蒋盘(磁偏角应地区而有异),内外圈都是磁针方位的地盘,二者的方位相差周天7.5度,磁盘偏角应地区而有异,还能谈什么灵验?

为此,中国风水术必须除去杂芜、提纯复壮。而首先中国罗盘必须进行大更正、大改革才适应中国“风水”的实践。

、天池,天池是设置指北(南)针的,中国罗盘所有的层次,都是依靠它来定方位,理所当然应设在罗盘的中心点。

、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先天十二支三圈的创始年代,是立杆观日影的土圭,即现在中国罗盘的天盘(缝针),由于它的排列内容简单,为求层次的排列方便,又为中国“风水”的先导,可以排在地盘内圈,可是它们的方位,即先天的坤卦,后天的坎卦,十二支的子宫,都应该正对天盘的子中。

、向上天干黄泉,地支黄泉,坐山八煞和白虎煞,都是以定山向而产生的,故仍设在地盘的内圈,以磁针方位的地盘为准的。

、关于十二支的问题,在罗盘史上只有先天十二支,而没有后天或其它的十二支,而事实告诉我们,先天十二支并非依先天八卦而创立的。而是先有先天十二支,后才创立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故而先天十二支的方位,应该是土圭方位,即天盘方位。而后天十二支,最早创立应该是自杨筠松创立地盘后才有的,到赖文俊创立罗盘的中针(人盘)后,随之又创立一圈后天十二支。故而后天十二支,就应该分为中针(人盘)和正针(地盘)的两圈十二支。因而应命名为正针、中针的两种十二支,即正针十二支(后天)、中针十二支(后天)和缝针十二支(先天)。

、起甲子的问题,是以十二支气的子气的开始为起端,故而正针甲子就起于正针二十四山向的壬中。中针甲子应起于中针的壬中,缝针甲子应起于缝针的壬中。

、阴阳龙,原创于汉代六壬盘。本是西汉京房(前77—前37)纳甲而建立的。初为杨筠松用以格龙,自创七十二龙后,为宋净道和尚的净阴净阳法所利用,以立向为主,故应设在地盘。

、穿山七十二龙,为杨筠松所创,为赣州杨筠松风水的核心龙,即《青囊奥语》的“颠,颠倒”,亦即曾文辿“八神四个一,八神四个二”,肯定的设在地盘,附于正针十二支之下,为十二支气的客观五行。无论是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坐穴、分金,都是以穿山七十二龙为根本。其甲子应起于正针十二支的始气壬中。

、透地六十龙,其创始人为胡舜申或赖文俊,以忌七十二龙的空亡龙而设,专用于格龙,而不用于乘气,故绝大多数罗盘设于中针(人盘)。其甲子起于中针壬中,以中针而言,当属合理。认为以六十龙之气透于七十二龙,是错误的,因为透地龙所透之气为穿山虎的癸亥气,一属金一属水,其五行不相同。故而应设于正针。透地龙占周天六度,而穿山虎仅占五度,相差较微,而且与正针十二支气相符合。

、平分六十龙,百二十分金,二百四十分,都是正针、中针和缝针,为区分方位,应设在各该针盘之下,所谓“吉凶”分金的鉴定,如三七、二八丙丁庚辛谓之旺相分金。

、二十四节中气,产生于回归年的寒暑,应列于以地球公转的日照土圭方位,即缝针之下。

十一、三奇八门创始于何时,迄今无定说,《遁甲演义》说:“黄帝始创奇门四千三百二十局。”《宋仁宗御制景佑遁甲符应经序》说:“黄帝之世,命风后创名,始立阴阳二遁,共一千八百局。”……其说创始于黄帝,风后或九天玄女均不可考。《四库全书·提要》辩析,应说萌生于先秦时期,到汉魏六朝,此术即已普遍运用。故其方位为土圭方位,应设于缝针之下。

十二、所属有关连山卦、归藏卦、周易卦的层次,根据其创始年代,均应设于缝针之下,其方位才合逻辑,才能有所谓的“准确”性。否则,设在其它任何一层,都不合理,都谈不上什么准确不准确的问题。

十三、由于海外某些地区盛行什么三元大玄空“地理”术。根据需要此次订正,增释了三圈。故而较之四十九层增加了三层,更名为《订正中国罗盘五十二层详解》。

十四、凡属八卦,六十四卦,都应为土圭方位,属于天盘缝针。其中的透地卦、穿透卦、管山禽持世宿、子父财官、禄马贵人,都属于地盘(正针)的二十四山向。但其吉凶都是来源于卦,因而其山向应始于地盘壬中,而卦应始于天盘壬中,即地盘壬初。

十五、此次订正,并非立即付诸实施的盘面的订正。真正的订正就是恢复杨救贫罗盘,即正针和缝针的罗盘。即重新确立正宗杨救贫风水术的正统地位。由于赖(文俊)盘的中针是极星方位,也必须恢复和保留。

我们认为通过本书的编写,进一步将风水流派的介绍与普及罗盘知识结合起来。这无论对于初涉风水领域者,或者风水界的已有造诣的先生,都是一项有益的工作。

由于读者和一些学生的催促,使我们编写时间短,写作显得仓促,加上水平所限,所以难免无错,尚请诸位行家批评指正为要。

第一层    天池

【详解】所谓“天池”,就是磁针和装设磁针的井,位处罗盘的正中央,是指示方位的工具。

image.png

 第二层    先天八卦

 image.png 

第三层    后天八卦

image.png    

 第四层      向上天干黄泉(天干反覆黄泉)

image.png

【详解】口诀是:“庚丁坤上是黄泉,坤见庚丁不可然。巽宫最嫌居乙丙,乙丙须妨巽水先。乾上辛壬行不得,辛壬水路怕当乾。甲癸向中休见艮,艮流须知甲癸颠。” 

第五层   地支黄泉

image.png

【详解】地支黄泉的口诀是:卯、辰、已、午怕巽宫,午、未、申、酉、坤莫逢,酉、戌、亥、子乾宫是子、丑、寅、卯、艮宫凶。地支黄泉也是论去水而不论来水。其意是,水流巽宫,不可立酉山卯向、戍山辰向、亥山巳向和子山午向。水流坤宫,不可立子山午向、丑山未向、寅山申向和卯山酉向。水流乾宫,不可立卯山酉向、辰山戍向、巳山亥向和午山子向。水流艮宫,不可立午山子向、未山丑向、申山寅向和酉山卯向。

 

第六层    坐山八煞

image.png

【详解】所谓坐山八煞,是以坐山与水论吉凶,不是以向与水论吉凶。有的以来水论,而大都是以去水论。

坎龙,是坎山,包括壬子癸三山,即壬山丙向、子山午向和癸山丁向,若遇辰水就称为八煞。以正五行论是水克坐山。

坤兔,是坤山,包括未坤申三山,即未山丑向、坤山艮向和申山寅向。若遇卯水就称为八煞。以正五行论也是卯(木)水克坤(土)山。

震山猴,是震山,包括甲卯乙三山,若遇申水就称为八煞。以正五行论也是申(金)水克震(木)山,为水克坐山。

巽鸡,是巽山,包括辰巽巳三山,若遇酉水就称为八煞。以正五行论,也是酉(金)水克震(木)山,为水克坐山。

乾马,是乾山,包括戊乾亥三山,若遇午水就称为八煞。以正五行论,是午(火)水克乾(金)坐山,为水克山。

兑蛇头,是兑山,包括庚酉辛三山,若遇巳水就称为八煞。以正五行论也是巳(火)水克兑(金)山,为水克坐山。

艮虎,是艮山,包括丑艮寅三山,若遇寅水就称为八煞。以正五行论也是寅(木)水克艮(土)山,为水克坐山。

离猪,是离卦山,包括丙午丁山,若遇亥水就称为八煞。以正五行论也是亥(水)水克离卦(火)山,为水克坐山。 

第七层  白虎煞(又名八路黄泉)

 image.png    

【详解】所谓白虎煞或八路黄泉是以坐山为主,有别于天干黄泉以向为主。根据纳甲阴阳龙,乾甲坎癸申辰山是属阳,丁未是属阴。离壬寅戊山也是属阳,亥宫是属阴。震庚亥未属阴,申是属阳。兑丁巳丑也是属阴,乙辰属阳。坤乙属阳,丑属阴。艮丙属阴,离属阳。以坐山为主论去水而不论来水,阳山不可以水流阴,阴山不可以水流阳。否则,就称为白虎煞,但是称为白虎煞是欠妥的。如坤申乾三山,水流丁未是在青龙方不是白虎方。称为八路也只有丁未、亥、申、乙辰、丑、离、坎七路,而没有八路。


第八层    正针二十四山向

image.png


第九层   阴阳龙(可单独成一层,也可用阴阳色和凹凸表示)

 image.png

 第十层  正针二百四十分

 image.png

其实正针的三七,是中针和缝针的二八。中针和缝针的三七,是正针的二八。三七,二八是一码事,是共一线的分金,即《南针诗》的“莫说短长”。  不是三七分金不妥可以改用二八,也不是二八不妥可以改用三七,更不是二八少了加三七,或三七多了减为二八。解释罗盘的《解定》连二百四十分也不懂。例如:正针子山兼壬是七子三壬,在中针是八子二癸。在缝针是八子二壬。

清、李三素《红囊经》的三针四线,就说明了正针二百四十分。三针,是指正针,中针和缝针。四线,即一九,二八,三七,四六四线分金。其中以正针三七,中缝针二八为吉度,余为凶度。

第十一层  穿山七十二龙

 image.png

第十二层  透地六十龙

image.png 

第十三层  穿山透地卦  (略)

 image.png 

因此穿透卦的装卦,应以本宫卦为下卦,以穿山透地六十甲子的天干纳卦为上卦,才是名符其实的穿山透地卦。

坎宫:7

癸亥龙,坤纳乙癸,为地水师

甲子龙,乾纳甲壬,为天水讼

丙子龙,艮纳丙,为山水蒙

戊子龙,坎纳戊,为山水蒙

庚子龙,震纳庚,为雷水解

壬子龙,乾纳甲壬,为天水讼

乙丑龙,坤纳乙癸,为地水师

艮宫:8

丁丑龙,兑纳丁,为泽山咸

己丑龙,离纳己,为火山旅

辛丑龙,巽纳辛,为风山渐

癸丑龙,坤纳乙癸,为地山谦

丙寅龙,艮纳丙,为山山艮

戊寅龙,坎纳戊,为水山蹇

庚寅龙,震纳庚,为雷山小过

壬寅龙,乾纳甲壬,为天山遁

震宫:7

甲寅龙,乾纳甲壬,为天雷无妄,

丁卯龙,兑纳丁,为泽雷随,

己卯龙,离纳己,为火雷噬嗑,

辛卯龙,巽纳辛,为风雷益,

癸卯龙,坤纳乙癸,为地雷复,

乙卯龙,坤纳乙癸,为地雷复,

戊辰龙,坎纳戊,为水雷屯,

巽宫:8

庚辰龙,震纳庚,为雷风恒

壬辰龙,乾纳甲壬,为天风姤

甲辰龙,乾纳甲壬,为天风姤

丙辰龙,艮纳丙,为山风蛊

己已龙,离纳己,为火风鼎

辛已龙,巽纳辛,为风风巽

癸已龙,坤纳乙癸,为地风升

乙已龙,坤纳乙癸,为地风升

离宫:7

丁已龙,兑纳丁,为泽火革

庚午龙,震纳庚,为雷火丰

壬午龙,乾纳甲壬,为天火同人,

甲午龙,乾纳甲壬,为天火同人,

丙午龙,艮纳丙,为山火贲

戊午龙,坎纳戊,为水火既济,

辛未龙,巽纳辛,为风火家人,

坤宫:(未坤申宫)8

癸未龙,坤纳乙癸,为地地坤,

乙未龙,坤纳乙癸,为地地坤,

丁未龙,兑纳丁,为泽地萃

己未龙,离纳己,为火地晋

壬申龙,乾纳甲壬,为天地否

甲申龙,乾纳甲壬,为天地否

丙申龙,艮纳丙,为山地剥

戊申龙,坎纳戊,为水地比

兑宫:7

庚申龙,震纳庚,为雷泽归妹

癸酉龙,坤纳乙癸,为地泽临

乙酉龙,坤纳乙癸,为地泽临

丁酉龙,兑纳丁,为泽泽兑

己酉龙,离纳己,为火泽暌

辛酉龙,巽纳辛,为风泽中孚

甲戊龙,乾纳甲壬,为天泽履

乾宫:

丙戊龙,艮纳丙,为山天大畜

戊戊龙,坎纳戊,为水天需

庚戊龙,震纳庚,为雷天大壮

壬戍龙,乾纳甲壬,为天天乾

乙亥龙,坤纳乙癸,为地天泰

丁亥龙,兑纳丁,为泽天夬

己亥龙,离纳己,为火天大有

辛亥龙,巽纳辛,为风天小畜

由上述二种装卦法看来,中国罗盘历来对穿透卦的装卦,是用节中气起局装卦的,对穿山七十二龙和透地六十龙,是风马牛不相关,而且其装卦没有定制,既麻烦又勉强。例如:坎卦甲子龙,循九宫循得风风巽卦,又依什么后天卦序循变为水水坎卦,显然是用勉强的方法故弄玄虚。使学者不易领悟,而产生神秘感。

至于穿透卦在地理术的应用,《透解》说:“……大抵内卦定于后天之节气,外卦定于九宫之甲子,金水日月轮于七元之演禽,三奇出于二至之顺逆,子父财官起于易卦浑天,贵人禄马立于本龙之干支……。

第十四层     平分六十龙

 image.png

【详解】


平分六十龙,不是地理术而谈,而是京房在《周易》卦的发展,为配合八卦和六十四卦纳入干支而分配六十甲子的。因此与地理术的“葬乘生气”是风马牛不相干。为透地龙的丙寅对平分龙的甲寅,一属水,一属火。透地龙戊寅对平分龙的丙寅,一属土,一属火。透地龙庚寅对平分龙的戊寅,一属木,一属土……在其一条分金线上产生那么多矛盾,如何能乘生气呢?

因此,《解定》说“为七十二龙之表”是没有根据的。只能说有百二十分金为六十分金之表,六十分金为百二十分金之里。“用之坐穴,以观阴阳差错”,不知以什么格龙,才能用平分六十龙坐穴?如以平分六十龙格龙,用平分六十龙坐穴是可以的,但不用平分六十龙来观什么阴阳差错,与六甲纳音以论水法,为如子木空,则东北水宜来,西南死绝水宜去,亦同穿山作其用。“若是与穿山同用,则不必有七十二穿山虎。杨筠松既先制有七十二龙,就不必要有平分六十龙了。

京房卦用六十卦统三百六十日,应天度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当与二十四气相联系,七十二龙既与正针先天十二支相联系,也与二十四气相联系,京房卦在罗盘也应配七址二龙或透地龙之下,在地理术方面才可起应用和葬生气的作用。

百二十分金是平分六十龙的重复龙,所以说百二十分金是平分六十龙的表,而平分六十龙是百二十分金的里,百二十分金对罗盘使用尚可起一点作用,对不熟习二百四十分三七二八分金的人来说,可以起杨救贫新法地理术避所谓孤虚,差错的作用,以达到九六冲和的目的,因为二百四十分是百二十分金的双倍,而二百四十分的三七二八,正对百二十分金的丙丁庚辛。使用罗盘时,只要使分金对正了丙丁庚辛,即是正针三七和缝针二八,也可说是。因此,就不是甲乙壬癸和戊己了,称之为丙丁庚辛旺相分金。

至于平分六十龙下面所附的连山、周易、归藏卦,其装卦和排卦序并不依据平分六十龙订的,不须要平分六十龙、连山卦、周易卦和归藏卦,照样是如此装卦和排卦,并不发生任何地理术关系。

 

 

第十五层  管山禽持世宿

 image.png

【详解】管山禽持世宿,可用于日家玄学。对地理术来说是毫无关系的。如穿山七十二龙的甲子龙是属金,分配的管山禽是角宿属木,就是龙克禽,难道把七十二龙废除不用吗?


所谓管山禽,就是把二十八宿分配给穿山透地六十甲子,即:

甲子角,乙丑亢,丙寅氏,丁卯房,戊辰心,己已尾,庚午箕,辛未斗,壬申牛,癸酉女,

甲戊虚,乙亥危,丙子室。丁丑壁,戊寅奎,己卯娄,庚辰胃,辛已昂,壬午毕,癸未咀,

甲申参,乙酉井,丙戍鬼,丁亥柳,戊子星,己丑张,庚寅巽,辛卯轸;壬辰角,癸已亢,

甲午氐,乙未房,丙申心,丁酉尾,戊戊箕,己亥斗,庚子牛,辛丑女,壬寅虚,癸卯危,

甲辰室,乙已壁,丙午奎,丁未娄,戊申胃,己酉昴,庚戊毕,辛亥咀,壬子参,癸丑井,

甲寅鬼,乙卯柳,丙辰星,丁已张,戊午翼,已未轸;庚申角,辛酉亢,壬戊氐,癸亥房。

 

 

持世宿,那就要从纳甲的持世爻谈起。纳甲,就是把八卦配上纳入天于,如乾纳甲壬,坤纳乙癸……,西汉(公元前206年——23年)京房,还把六十四卦的每卦都纳入了天干地支,并规定了五行,世爻和应爻。在占卦时,世爻作为是自己,应爻就是要卜占的事物。

所谓持世宿,就是把穿山透地六十甲子即六十龙,各龙所配的穿山透地卦,卦中六爻中持世爻所配的干支,在管山禽的二十八宿,就是穿山透地持世宿。

六十四卦世应爻的口诀是:八卦之首是六档,次卦由初往上扬,游魂四爻归魂三,隔二应爻上下详。

六十四卦分宫排列的次序是:

一、乾宫,属金。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

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二、兑宫,属金。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

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三、离宫,属火。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水火未济,

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四、震宫,属木。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

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五、巽宫,属木。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

天雷天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六、坎宫,属水。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

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七、艮宫,属土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

火泽暌,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八、坤宫,属土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

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世应爻的口诀意思是,八卦各宫首卦的世爻是六爻,即上爻。次卦,即各宫第二卦的世爻是初爻。往上扬,就是第三卦是二爻,第四卦是三爻,第五卦是四爻,第六卦是五爻。第七卦游魂又是四爻,第八卦归魂又为三爻。这是说明定世爻。

应爻是世爻的隔二爻。即初爻是世爻,四爻是应爻。二爻是世爻,五爻是应爻。三爻是世爻,上爻是应爻。四爻是世爻,则初爻为应爻。归魂三爻是世爻,则六爻又为应爻。这就是应爻隔二上下详了。

什么是持世宿呢?

弄明白了持世爻,还要简明介绍一下,卦爻纳干支的问题。六十四卦,每一卦的每一爻,京房都把它纳入了干支。例如乾卦,“乾金甲子外壬午”,乾卦的六爻是,内卦初爻是甲子,二爻是甲寅,三爻是甲辰。外卦三爻是四爻壬午,五爻壬申,上爻壬戍。

乾卦是乾宫的首卦,世爻是上六档,即是上爻。上爻所纳的干支是壬戍。壬戍就是乾卦的持世爻。

再查一查穿山透地六十龙壬寅龙的管山禽,是女宿,那么七十二龙壬戍龙的穿透卦是天天乾卦,因而壬戍龙的管山禽是心宿,持世宿也是心宿。又如,甲子龙管山禽是角宿,透穿卦是水水坎,坎卦持世爻的上爻是戊子,戊子的管山禽是星宿,因而甲子龙的持世宿是星宿。

穿透龙持世宿定局

甲子龙,水水坎,上爻戊子持世,持世宿星。

丙子龙,泽水困,初爻戊寅持世,持世宿奎。

戊子龙,地水师,三爻戊午持世,持世宿翼。

戊子龙,山水蒙,四爻丙戊持世,持世宿鬼。

庚子龙,雷水解,二爻戊辰持世,持世宿心。

壬子龙,风水涣,五爻辛已持世,持世宿昴。

乙丑龙,风水涣,五爻辛已持世,持世宿昴。

丁丑龙,风水涣,五爻辛已持世,持世宿昴。

己丑龙,火水未济,三爻戊午持世,持世宿翼。

己丑龙,天山遁,三爻丙午持世,持世宿奎。

辛丑龙,风山渐,三爻丙申持世,持世宿心。

癸丑龙,山山艮,上爻丙寅持世,持世宿氐。

丙寅龙,雷山小过,四爻庚午持世,持世宿箕。

戊寅龙,地山谦,五爻癸亥持世,持世宿房。

庚寅龙,火山旅,初爻丙辰持世,持世宿星。

庚寅龙,山山艮,上爻丙寅持世,持世宿氐。

壬寅龙,火山旅,初爻丙辰持世,持世宿星。

甲寅龙,山山艮,上爻丙寅持世,持世宿氐。

丁卯龙,天雷无妄,四爻庚午持世,持世宿箕。

己卯龙,山雷颐,四爻丙戊持世,持世宿鬼。

辛卯龙,泽雷随,三爻认辰持世,持世宿胃。

辛卯龙,火雷噬嗑,五爻己未持世,持世宿轸。

癸卯龙,雷雷震,上爻庚寅持世,持世宿毕。

乙卯龙,水雷屯,二爻庚寅持世,持世宿翼。

戊辰龙,火雷噬嗑,五爻己未持世,持世宿轸。

庚辰龙,雷雷震,上爻庚戊持世,持世宿鬼。

壬辰龙,地雷复,初爻庚子持世,持世宿牛。

壬辰龙,天风姤,初爻辛丑持世,持世宿女。

甲辰龙,风风巽,上爻辛卯持世,持世宿轸。

丙辰龙,地风升,四爻癸丑持世,持世宿井。

己巳龙,火风鼎,二爻辛亥持世,持世宿咀。

辛已龙,泽风大过,四爻丁亥持世,持世宿柳。

癸已龙,风风巽,上爻辛卯持世,持世宿轸。

乙已龙,雷风恒,五爻辛酉持世,持世宿亢。

丁巳龙,山风蛊,三爻辛酉持世,持世宿亢。

庚午龙,雷火丰,五爻辛酉持世,持世宿角。

壬午龙,风火家人,二爻己丑持世,持世宿张。

甲午龙,火火离,上爻己已持世,持世宿尾。

丙午龙,地火明夷,四爻癸丑持世,持世宿井。

戊午龙,水火既济,三爻己亥持世,持世宿斗。

辛未龙,泽火革,四爻丁亥持世,持世宿柳。

癸未龙,火火离,上爻己已持世,持世宿尾。

乙未龙,泽火革,四爻丁亥持世,持世宿柳。

乙未龙,泽地萃,二爻乙已持世,持世宿壁。

丁未龙,风地观,四爻辛未持世,持世宿斗。

己未龙,火地晋,四爻己酉持世,持世宿昂。

壬申龙,风地观,四爻辛未持世,持世宿半。

甲申龙,地地坤,上爻乙已持世,持世宿女。

丙申龙,风地观,四爻辛未持世,持世宿斗。

丙申龙,泽地萃,二爻乙已持世,持世宿壁。

戊申龙,泽地萃,二爻乙已持世,持世宿壁。

庚申龙,地地坤,上爻癸酉持世,持世宿女。

癸酉龙,泽泽兑,上爻丁未持世,持世宿娄。

乙酉龙,雷泽归妹,三爻丁丑持世,持世宿壁。

丁酉龙,风泽中孚,四爻辛未持世,持世宿斗。

丁酉龙,山泽损,三爻丁丑持世,持世宿壁。

己酉龙,雷泽归妹,三爻丁丑持世,持世宿壁。

辛酉龙,水泽节,初爻丁已持世,持世宿张。

甲戊龙,泽泽兑,上爻丁未持世,持世宿娄。

丙戊龙,天泽履,五爻壬申持世,持世宿牛。

戊戊龙,天泽履,五爻壬申持世,持世宿壁。

戊戊龙,雷泽归妹,三爻丁丑持世,持世宿牛。

庚戊龙,火天大有,三爻甲辰持世,持世宿室。

壬戊龙,水天需,四爻戊申持世,持世宿胃。

乙亥龙,火天大有,三爻甲辰持世,持世宿室。

丁亥龙,雷天大壮,四爻庚午持世,持世宿箕。

己亥龙,水天需,四爻戊申持世,持世宿胃。

辛亥龙,山天大畜,二爻甲寅持世,持世宿鬼。

癸亥龙,天天乾,上爻壬戊持世,持世宿氐。

 image.png

第十七层    二十四节中气

【详解】据历法资料,年有三种,地球绕太阳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地球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因二分点即春分点和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的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

这三种年的时间不同,欲使每年的气寒暑不变,所以取回归年为制历的年。

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而接近太阳的近日点就有远有近,因此,气温就也有高有低,近日点短的气温就高,近日点长的气温就低,这种随地球运行轨道而变化的气温高低与时间,我国古人通过竖杆观日影而创制的土圭来测定的,这种回归年一年中地球沿黄道运行的时间与气温变化的情况,分为二十四个阶段,即二十四气: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二十四气,每月二气,基本上是固定了的,是指农历而言,即通称的阴历而言。而阴历是根据月球运行轨道即白道而制定的。地球运行的轨道称为黄道,白道与黄道是地球在天体中的两大圆,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两次,历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为月球公转一周需的时间,谓之恒星月。唯当月球绕地球之时,因地球公转其位置亦有变动,计逆进二十七度余,而月球每日行十三度十五分,所以月球自合朔全绕地球一周复至合朔,实需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谓之朔望月。即俗称的阴历一个月,所以阴历一个月是二十九日或三十日。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周,即月球绕地球十二周又三分之一周,所以阴历一年十二个月只有三百五十四日,较之岁实差十一日。阴历就以置闰月来补足这个差距。

阴历的每个月,以合朔之日为月首,往月的月终与令月的月首的分界,即分节。所以每月二气,为首一气的到来,即为令月的开始,称为节气,第二气为月中之气,称为中气。二十四气是通称,本应称为二十四节中气,或称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二十四气称呼的含义,据明代万民英说:“四立者,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时之节气也。二分者春分、秋分阴阳相半之谓也。二至者冬至,夏至,至有二义,子至已为六阳,午至亥为六阴。至者,介乎已午亥子之间也。冬至阴极,故曰子,子者,止也,阳于此生,故亦曰至。夏至已阳极,故曰午,午者忤也,阴于此生,故亦曰至。自秋分,水始涸,冬至水始冰。冬至水泉动,大寒水泽腹坚,为今之雨水者,先是为露为霜为雪,皆水气凝结以至于寒之极。春则暑气顺行,而又为暑之始也。况天一生水,人物之生皆始于水。春属木,木生于水,立春后继以雨水宜也。卦气正月为泰,天气下降,当为雨水。二月大壮,雷在天上,当为惊蛰。先雨水而后惊蛰亦宜也。惊蛰者,万物出乎震,震为雷也。清明者,万物齐乎巽,巽为风也。巽洁齐而曰清明,清明乃洁齐之义。谷雨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至此又雨,则土脉生物,所以滋五谷之种也。小满四月中,先儒云:小雪后阳一日生一分,积三十日生三十分,而成一画,为冬至。小满后阴生亦然。夫四月,乾之终,谓之满者姤。初六赢大,豕孚,躅坤初,六履霜,坚冰至,赢豕喻其小,躅喻其满,履霜喻其小,坚水喻其满。易言于一阴既生之后,历言于一阴方萌之初,虑之得深防之预也。小雪后有大雪,此但有小满无大满,麦必要其成之终,麦种于秋,得金之气,成于夏火克金也。六月节小暑,六月中大暑,夏至后暑已盛,不当又谓之小,殊不知易曰:寒住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则岁成矣。通上半年之半皆可谓暑,通下半年之半皆可谓寒。正月暑之始,十二月寒之终。而曰大暑小暑者,不过上半年之辞耳。六月中暑之极,故谓大。然则未至于大,则犹为小也。七月中处暑,七月暑之终,寒之始,大火西流,暑气于是乎处矣。处者隐也,藏伏之义也。白露八月节,寒露九月节,秋天属金,金色白,金气寒,白者露之色,寒者露之气。先白而气始寒,固有渐也。九月中霜降,寒露始洁为霜也。立冬后曰小雪大雪,寒气始于露中,于霜终,于雪霜之前为露,露由白而始,寒霜之后为雪,雪由小而至大,皆有渐也。至小寒大寒,幽风云:一之曰发,二之曰栗烈,发风寒,故十一月之余为小寒,栗烈气寒,故十二月之终为大寒,大抵合而言之,上半年主长生,曰雨曰雷曰风,皆生之气。下半年主生成,曰露曰霜曰雪,皆成之气。下半年言天时不言农时,农时莫急于春夏也。先儒云: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立春雨水后,寒气渐变,至立夏则寒尽化为水至。然曰小暑大暑,其化固而渐也。立秋处暑后,暑气渐变,至立冬则暑气尽化为寒矣。然曰小寒大寒,其化亦有渐也。又曰日月运行而四时成,以其有常也。故圣人指物以候之。实六气终始早晏五运大小盈虚,原之以至理,考之以至数,而垂示万古,无有差忒也。经曰:五日为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又曰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经云:日常于昼夜行天之一度,则一日也。共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一,而周天度乃成一岁,常五日一候应之,故三候成一气,即十五日也。三气成一节,节谓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此四节也。三八二十四气,而分主四时,一岁成矣。春秋言分者,以六气言之,则二月半初气终而交二之气,八月半四气尽而交五之气,若以四时之分言之,则阴阳寒暄之气到此可分之时也。昼夜分五十刻,亦阴阳之中分也。故经曰,分则气异,此之谓也。冬夏言至者,以六气言之,则五月半司天之气至其所在,十一月半在泉之气至其所在,以四时之令言之,则阴阳至此极至之时也。夏至日长,不过六十刻,阳至此而极。冬至日短,不过四十刻,阴至此而极,皆天候之未变。故经曰:至则气同,此之谓也。天自西而东转,其日月五星循天从东而西转,故《白虎通》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行。日月五星在天为阴,故右行,犹臣对君也。日则昼夜行天之一度,月则昼夜行天之十三度有奇者,谓复行一度之中,作十九分分之,得七,大率月行疾速,终以二十九日,计行天三百八十七度有奇,计月行疾之数比日行迟之数,则二十九日日方行天二十九度,月已先行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外,又行天之二十二度,反少行七度而不及日也。阴阳家便谓日月之行,自有前后迟速不同,固无常准,则有大小月尽之异也。本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即二十五刻,当为一岁,自除岁外之余则有三百六十日,又余小月所少之日六日,只有三百五十四日,而成一岁,通少十一日二十五刻,乃盈闰。为十二月之制,则有立首之气,气乃三候之至,月半视斗建之方,乃十二辰之方也。闰月之气,则无立气,建方皆他气。但依历以八节见之,推其所余乃成闰,天度毕矣。故经曰: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此之谓也。观天之杳冥,岂复有度乎?乃日月行一日之中,指二十八宿为证而记之日度。故经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制谓度也。天亦无候,山风雨霜露草木之类应期可验而测也,曰候。言候之日亦五运之气相生而直之,即五日也。如环之无端,周而复始,书曰: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即其义也。

由万民英的文章看来,仍然是现代中国历法的依据。

二十四气在中国罗盘盘面的方位,是由缝针先天十二支方位变换为正针十二支方位,随十二月立建的,即以太阴历,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摇光星所指的方位而立建的,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于寅位,因而俗谚称春正为“斗柄回寅”。即:

大雪,自壬中至子中。冬至,自子中至癸中。

小寒,自癸中至丑中,大寒,自丑中至艮中。

立春,自艮中至寅中。雨水,自寅中至甲中。

惊蛰,自甲中至卯中。春分,自卯中至乙中。

清明,自乙中至辰中。谷雨,自辰中至巽中。

立夏,自巽中至乙中。小满,自已中至丙中。

芒种,自丙中至午中。夏至,自午中至丁中。

小暑,自丁中至未中。大暑,自未中至坤中。

立秋,自坤中至申中。处暑,自申中至庚中。

白露,自庚中至酉中。秋分,自酉中至辛中。

寒露,自辛中至戊中。霜降,自戊中至乾中。

立冬,自乾中至亥中。小雪,自亥中至壬中。

 

巳巽辰

乙卯甲

寅艮丑

癸子壬

二十四山

立夏

谷雨

清明

春分

惊蛰

雨水

立春

大寒

小寒

冬至

大雪

二十四气

 

亥乾戊

辛酉庚

申坤末

丁午丙

立冬

霜降

寒露

秋分

白露

处暑

立秋

大暑

小暑

夏至

芒种

 image.png

第十八层    二十四节中气起局


【详解】节中气是我国地区随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气温和日照的变化情况而制定的。我国古人以竖杆观日影来测定黄道(古人认为是太阳运行的轨道,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轨道)的方位和时间。即十二个月的节候。日出为东,日落为西。日影长日照短气温低为冬至,在方位为北。日影短日照长,气温高为夏至,在方位为南。由冬至到夏至,日影日照平均为不短也不长的一天,也就是太阳由北至南近地球的一天称为春分,日影和日照平均不长不短,也就是太阳由夏至到冬至,即由太阳由南到北最近地球的一天,称为秋分,在二至二分的中间,依照气候情况各划分了五个节气,共为二十四节中气,分配一年的十二个月,每月二气,前面的称为节气,后一个称为中气,总名称为节中气,即: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署。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冬至位于北,在十二支宫位是子宫,在辟卦是复卦。夏至位于南,在十二支宫位是午宫,在辟卦是姤卦,从冷到热,从子到午为阳。从热到冷,即从午到子为阴。所以阳始于子中而尽于午中,阴始于午中而尽于子中。这是黄道方位,即日景方位,就是现代中国罗盘的缝针方位,也称天盘的方位。

中国罗盘是以正针即地盘为主盘。所以节中气附于正针之下,而不附于缝针之下。由于缝针的壬子宫,正对正针子中,因而冬至始于正针子中,而尽于正针癸中,小寒始于癸中而尽于丑中……夏至始于正针午中而尽于正针丁中。

节中气的布局,以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余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一个节气一个中气为二气,每气十五日余而分为三候,一年为七十二候,每候五日余。每气的三候分为上候、中候和下候,即布局的上局中局和下局三局,也即七十二局。

布局的方法,自冬至以后是阳循,即布甲子顺时钟方向于九宫,即坎一宫、坤二宫、震三宫、巽四宫、中五宫、乾六宫、兑七宫、艮八宫、离九宫。自夏至以后是阴循,即布甲子逆时钟方向布于九宫,即离九宫、艮八宫、兑七宫、乾六宫、中五宫、巽四宫、震三宫、坤二宫、坎一宫,均终而复始。

二十四气分配于八卦的宫位是:

坎宫,冬至小寒大寒。艮宫,立春雨水惊蛰。

震宫,春分清明谷雨。巽宫,立夏小满芒种。

离宫,夏至小暑大暑。坤宫,立秋处暑白露。

兑宫,秋分寒露霜降。乾宫,立冬小雪大雪。

一、起宫,是指二十四气的每一气起宫而言。分为八卦宫位的起宫和各宫三气的起宫二种,每宫三气,第一气起宫于本宫,即:

坎宫第一气冬至,起宫于坎一。

艮宫第一气立春,起宫于艮八。

震宫第一气春分,起宫于震三。

巽宫第一气立夏,起宫于巽四。

离宫第一气夏至,起宫于离九。

坤宫第一气夏至,起宫于坤二。

兑宫第一气秋分,起宫于兑七。

乾宫第一气立冬,起宫于乾六。

各宫第二气,起宫于各该宫第一气的次宫,第三气起宫于各该宫第二气的次宫,例如,坎宫第一气冬至起于坎一,第二气小寒,即起于坤二。第三气大寒,即起于震三。

二十四气,各气起宫于次:

冬至坎一阳循,小寒坤二,大寒震三。

立春艮八阳循,雨水离九,惊蛰坎一。

春分震三阳循,清明巽四,谷雨中五。

立夏巽四阳循,小满中五,芒种乾六。

夏至离九阴循,小暑艮八,大暑兑七。

立秋坤二阴循,处暑坎一,白露离九。

秋分兑七阴循,寒露乾六,霜降中五。

立冬乾六阴循,小雪中五,大雪巽四。

二、续宫,是指二十四气,每气的三候而言,也即三局。上局依照二十四气各气的起宫,中局续上局,下局续中局,例如冬至上局甲子起宫于坎一,乙丑坤二,丙寅震三,丁卯巽四……至癸亥是乾六。中局续上局乾六,起甲子于兑七。中局癸亥终于震三,下局续中局震三,起甲子于巽四。因此,冬至三局起宫为一七四。

二十四气,每气上中下三局。

冬至上局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戊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注意:甲子,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每甲逐次退一宫。而且癸亥终于甲寅同宫。

冬至中局,续上局癸亥为兑七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癸亥







冬至下局,续中局癸亥为巽四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所以,冬至三局为一七四。

小寒上局,起甲子于第一气次宫,即坤二。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小寒中局,续上局癸亥为艮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癸亥






小寒下局,续中局癸亥为中五。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癸亥









小寒三局为二八五。

大寒上局,起甲子于第二气次宫,即震三。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大寒中局,续上局癸亥,起甲子离九。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癸亥





大寒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乾六。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癸亥








大寒三局为三九六。

立春艮宫上局,起甲子于艮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癸亥






立春中局,起甲子于上局癸亥次宫中五。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癸亥









立春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于坤二。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立春三局八五二。

雨水上局,起甲子于立春上局次宫,离九。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戍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癸亥





雨水中局,续上局癸亥,起甲子乾六。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癸亥







雨水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震三。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戍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雨水三局,九六三。

惊蛰上局,起甲子于雨水次宫,坎一。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惊蛰中局,续上局癸亥,次宫兑七。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癸亥







惊蛰下局,续中局癸亥,次宫巽四。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惊蛰三局,一七四。

春分震宫,上局起甲子于震三。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春分中局,续上局癸亥次宫,即离九。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癸亥





春分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于乾六。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癸亥








    清明上局起甲子于春分次宫,即巽四。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清明中局,续上局癸亥起甲子,即坎一。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清明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即兑七。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癸亥







谷雨上局,起甲子清明次宫,即中五。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癸亥









谷雨中局,续上局癸亥,起甲子于坤二。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谷雨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于艮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癸亥






立夏上局,巽宫,起甲子于巽四。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立夏中局,续上局癸亥起甲子于坎一。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立夏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于兑七。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癸亥







小满上局,起甲子于立夏次宫,即中五。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癸亥









小满中局,续上局癸亥起甲子于坤二。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小满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于艮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癸亥






芒种上局,起甲子于小满次宫,即乾六。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癸亥








芒种中局,续上局癸亥起甲子于震三。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癸亥


芒种下局,续中局癸亥起甲子于离九。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癸亥





离宫夏至上局阴循,甲子起于离九。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夏至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震三。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癸亥



夏于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乾六。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小暑上局,甲子起于夏至起宫之次,即艮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小暑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坤二。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癸亥




小暑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中五。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癸亥

大暑上局,甲子起于小暑起宫之次,兑七。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大暑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坎一。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癸亥





大暑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巽四。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癸亥


坤宫立秋上局,甲子起于坤二。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癸亥




立秋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中五。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癸亥

立秋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艮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处暑上局,甲子起于立秋起宫之次坎一。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癸亥





处暑中局,续上局癸亥,起甲子于巽四。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癸亥


处暑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兑七。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白露上局,甲子起于处暑起宫之次离九。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白露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震三。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癸亥



白露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乾六。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兑宫秋分上局,甲子起于本宫兑七。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秋分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坎一。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癸亥





秋分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巽四。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癸亥


寒露上局,甲子起于秋分起宫之次乾六。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寒露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离九。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寒露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震三。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癸亥



霜降上局,甲子起于寒露起宫之次中五。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癸亥

霜降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艮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霜降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坤二。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癸亥




乾宫立冬上局,甲子起于本宫乾六。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立冬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离九。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立冬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震三。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癸亥



小雪上局,甲子起于立冬起宫之次中五。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癸亥

小雪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艮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小雪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坤二。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癸亥




大雪上局,起甲子于小雪起宫之次巽四。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甲寅

甲辰








癸亥


大雪中局,续上局癸亥,甲子起于兑七。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甲子




癸亥








大雪下局,续中局癸亥,甲子起于坎一。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甲寅

甲辰

甲午

甲申

甲戌





癸亥





根据上面推定穿透六十龙的上中下局起宫列下:

甲子大雪上四,丁卯惊蛰上一,庚午芒种中三。

丙子大雪下一,己卯惊蛰上一,壬午芒种上六。

戊子大雪中七,辛卯惊蛰下四,甲午芒种上六。

戊子冬至中七,辛卯春分下六,甲午夏至上九。

庚子冬至中七,癸卯春分中九,丙午夏至下六。

壬子冬至上一,乙卯春分中九,戊午夏至中三。

乙丑小寒上二,戊辰清明上四,辛未小暑中二。

丁丑小寒下五,庚辰清明上四,癸未小暑上八。

己丑小寒下五,壬辰清明下七,乙未小暑上八。

己丑大寒下六,壬辰谷雨下八,乙未大暑上七。

辛丑大寒中九,甲辰谷雨下八,丁未大暑上七。

癸丑大寒上三,丙辰谷雨中二,己未大暑下四。

丙寅立春上八,己巳立夏中一,壬申立秋中五。

戊寅立春下二,辛巳立夏上四,甲申立秋中五。

庚寅立春下二,癸巳立夏下七,丙申立秋中二。

庚寅立春下三,癸巳小满下八,丙申处暑上一。

壬寅雨水中六,乙巳小满下八,戊申处暑中四。

甲寅雨水中六,丁巳小满中二,庚申处暑下七。

癸酉白露中三,甲戌寒路下三,乙亥立冬下三。

乙酉白露中三,丙戌寒露中九,丁亥立冬中九。

丁酉白露上九,戊戌寒露上六,己亥立冬中八。

丁酉秋分上七,戊戌霜降上五,己亥小雪上五。

己酉秋分上七,庚戌霜降上五,辛亥小雪下二。

辛酉秋分下七,壬戌霜降下二,癸亥小雪下二。

    image.png

第十九层    五运六气


【详解】五运六气之说,据《解定》说:错综复杂,玄之又玄,是克择家择日的内容之一,地理术诸家都不采用,因古式罗盘面留有注记,本书为暂保留罗盘注记,所以没有拆删。

image.png

第二十层    八门三奇


【详解】一、奇门发展史略

《中国古代预测大全》:奇门学源远流长,但究竟何时出现?迄今并无可靠定说。一般都传为黄帝所造的说法,无足为据。但也可以明确其发明不会太晚。从奇门主要用于军事,从奇门与河图洛书以及周易的关系看,还应说萌生于先秦时期,当不致大错。

大约到汉魏六朝,此术即已普遍运用,如《南史·陈武帝纪》:“(帝)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据此可知,在汉魏时期,精通和学习此术者,已大有人在,其学术已相当精密完善,并有大型专书流行和不少名家蜚声宇内。

隋唐以后,唐之郭子仪、李靖等人被称为与汉陈平、邓禹及蜀诸葛亮一样是精通此术之大师,宋一代诸多皇帝与将领则虔诚相信运用此术,如赵晋等名将便是显例。明清之时,如明刘伯温精通此术,明程道生撰《遁甲演义》,清代亦甚重视,如清《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均收录遁甲著述。

迨至今日依然流行,在千百年的流传中,此术不断发展完善,构建了严密庞大的体系,成为层次高深的预测学,它理所当然的也是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予重视。

奇门术宜于日象,不宜于以客观自然为选择对象的地理术,因为它的主旨不在于“葬乘生气”。而且在运用方面,千百年来尚存在一些没有统一解决的问题。例如,布局是用九宫,而八卦和八门都只有八宫,演遁到中五宫时,有说寄于坤二的,有说寄于艮八的,有说阳遁寄坤二,阴遁寄艮八的,有说春季寄于艮八,夏季寄于巽四,秋季寄于坤二,冬季寄于乾六,迄今尚未统一确定。再如中国罗盘透地六十甲子,有的甲子起于正针壬中,有的起于正针壬初的。

以阴阳五行而论,中五属土,这种土,不是化学元素单纯的土,而是能生万物的阴阳五行土,是《周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太极”。也是《葬书》“土为气之母,有土斯有气”的土。以宇宙言是太空,以地球世界言是地球。所以土,不仅存在于中央,而是存在于地球的每个角落,因而中五寄于西南的坤二,或寄于东北的艮八,都是片面的论点,从方位五行言,应该是寄于四方,即寄于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

中国罗盘透地六十龙的甲子,是冬至节气的开始,古人用土奎测定冬至的方位是日景方位的正北方,即是中国罗盘缝针的子宫,缝针的子初,正对正针的子中,也即是缝针的壬初正对正针的壬中,因而甲子起于正针壬中是合理的。

二、奇门的遁演方法

《中国古代预测大成》介绍的奇门遁甲排演方法,以天人地三盘,冬至后顺仪逆奇,夏至后逆仪顺奇,较难入门,兹将简明易懂的方法介绍于次:

(一)八门排演法

所谓八门是: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它的含义主要是:

休门,是休门无事,养息,百事平安。

生门,是生气、产生、生长、发达、胜利、有生路。

伤门,是伤害、损伤、失败或退步。

杜门,是杜绝、闭塞、不通顺。

景门,即虚构、假象、骗局。

死门,是死绝、没有生路。

惊门,是震惊、危险。

开门,是顺利、四通八达、百事顺利。

这八门,开门大吉,生门次吉,休门又次吉,死门大凶,伤门次凶,惊门小凶,景门又小凶,杜门不吉不凶。

八门定局的排演法,将年月日时和地理术透地龙的六十甲子,以三个甲子一组(旬)依照子午卯酉分为二十旬,各旬依后天八卦顺序分别从一定的宫位起宫,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的次序,冬至后顺遁,夏至后对宫起休,就可以遁得各门所占八卦宫位。

六十甲子分二十旬,即: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将六十甲子的二十旬,依先天八卦八宫次序而分为八组,即:

甲子戊子壬子一组,乙卯丁卯辛卯为二组,

甲午戊午庚午三组,辛酉丁酉癸酉四组,

丙子,庚子为五组,己卯癸卯为六组,

壬午,丙午为七组,乙酉己酉为八组。

第一组在坎一宫起休门,第二级在坤二宫起休门,第三组在震三宫起休门,第四组在巽四宫起休门,第五组在乾六宫起休门,第六组在兑七宫起休门,第七组在艮八宫起休门,第八组在离九宫起休门。

排演八门起休门的口诀是:

甲戊壬子一坎休,乙丁辛卯二坤求,

甲戊庚午三震上,辛丁癸酉四巽流,

丙子庚子六乾起,乙卯癸卯七兑求,

壬午丙午八艮位,乙酉己酉九离周。

排演八门,依照冬至以后阳循,即依照顺时钟方向顺排八门。夏至后是阴循,按照上述口诀,对宫起休门,仍依时钟方向顺排。冬至的日辰是什么干支,夏至的日辰是什么干支,就依照口诀规定的干支遁演,不必用六甲旬头,也不需要置润。如图:冬至后阳遁八局(外),夏至后阴遁八局(内)。

image.png

图一:甲戊壬子一坎休。


 

干支:甲子乙丑丙寅

                  戊子己丑庚寅

                  壬子癸丑甲寅

阳局:休坎一,生艮八,开乾六。

阴局:休离九,生巽四,开坤二。

 

 

图二:乙丁辛卯二坤求。

干支:乙卯丙辰丁巳

                  丁卯戊辰己巳

                  辛卯壬辰癸巳

阳局:休坤二,生兑七,开离九。

阴局:休艮八,生坎一、开震三。

image.png

图三:甲戊庚午三震上。阳外,阴内。


干支:甲午,乙未,丙申。

                  戊午,己未,庚申。

                  庚午,辛未,壬申。

阳局:休震三,生巽四,开艮八。

阴局:休兑七,生坤二,开乾六。

image.png

图四:辛丁癸酉四巽流。阳外,阴内。


干支:辛酉,壬戌,癸亥。

                  丁酉,戊戌,己亥。

                  癸酉,甲戌,乙亥。

阳局:休巽四,生离九,开震三。

阴局:休乾六,生兑七,开坎一。

image.png

图五:丙子庚子六乾起。阳外,阴内。


干支:丙子,丁丑,戊寅。

                  庚子,辛丑,壬寅。

阳局:休乾六,生坎一,开兑七。

阴局:休巽四,生震三,开离九

图六:己卯癸卯七兑求。阳外,阴内。

image.png

干支:己卯,庚辰,辛巳。


                  癸卯,甲辰,乙巳。

阳局:休兑七,生乾六,开坤二。

阴局:休震三,生艮八,开巽四。

图七:壬午丙午八艮位。阳外,阴内。

image.png

图八:乙酉己酉九离。阳外,阴内。


干支:乙酉,丙戌,丁亥。

                己酉,庚戌,辛亥。

阳局:休离九,生坤二,开巽四。

阴局:休坎一,生乾六,开艮八。

正针穿透六十甲子休生开三门定局:

六十龙,休门,生门,开门。

甲子龙,离九,巽四,坤二。

丙子龙,巽四,震三,离九。

戊子龙,离九,巽四,坤二。

戊子龙,坎一,艮八,乾六。

庚子龙,乾六,坎一,兑七。

壬子龙,坎一,艮八,乾六。

乙丑龙,坎一,艮八,乾六。

丁丑龙,乾六,坎一,兑七。

己丑龙,坎一,艮八,乾六。

辛丑龙,乾六,坎一,兑七。

癸丑龙,坎一,艮八,乾六。

丙寅龙,坎一,艮八,乾六。

戊寅龙,乾六,坎一,兑七。

庚寅龙,坎一,艮八,乾六。

壬寅龙,乾六,坎一,兑七。

甲寅龙,坎一,艮八,乾六。

丁卯龙,坤二,兑七,离九。

己卯龙,兑七,乾六,坤二。

辛卯龙,坤二,兑七,离九。

癸卯龙,兑七,乾六,坤二。

乙卯龙,坤二,兑七,离九。

戊辰龙,坤二,兑七,离九。

庚辰龙,兑七,乾六,坤二。

壬辰龙,坤二,兑七,离九。

甲辰龙,兑七,乾六,坤二。

丙辰龙,坤二,兑七,离九。

己巳龙,坤二,兑七,离九。

辛巳龙,兑七,乾六,坤二。

癸巳龙,坤二,兑七,离九。

乙巳龙,兑七,乾六,坤二。

丁巳龙,坤二,兑七,离九。

庚午龙,震三,巽四,艮八。

壬午龙,艮八,震三,坎一。

甲午龙,震三,巽四,艮八。

甲午龙,兑七,坤二,乾六。

丙午龙,坤二,离九,兑七。

戊午龙,兑七,坤二,乾六。

辛未龙,兑七,坤二,乾六。

癸未龙,坤二,离九,兑七。

乙未龙,兑七,坤二,乾六。

丁未龙,坤二,离九,兑七。

己未龙,兑七,坤二,乾六。

壬申龙,兑七,坤二,乾六。

甲申龙,坤二,离九,兑七。

丙申龙,兑七,坤二,乾六。

戊申龙,坤二,离九,兑七。

庚申龙,兑七,坤二,乾六。

癸酉龙,乾六,兑七,坎一。

乙酉龙,坎一,乾六,艮八。

丁酉龙,乾六,兑七,坎一。

己酉龙,坎一,乾六,艮八。

辛酉龙,乾六,兑七,坎一。

甲戌龙,乾六,兑七,坎一。

丙戌龙,坎一,乾六,艮八。

戊戌龙,乾六,兑七,坎一。

庚戌龙,坎一,乾六,艮八。

壬戌龙,乾六,兑七,坎一。

乙亥龙,乾六,兑七,坎一。

丁亥龙,坎一,乾六,艮八。

己亥龙,乾六,兑七,坎一。

辛亥龙,坎一,乾六,艮八。

癸亥龙,乾六,兑七,坎一。

(二)乙丙丁三奇的遁演法

将六十甲子按每月二气,每气三候,每候五日为一局,三候分为上中下三局。即: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为上局。

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为中局。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为下局。

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为上局。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为中局。

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为下局。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为上局。

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为中局。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为下局。

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为上局。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为中局。

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为下局。

上述六甲和六己就是每气三候,即三局的旬头。穿山六十龙的分局,查阅六甲和六己旬头就可以了。例如:丁卯龙,是甲子旬头,为上局。辛卯龙,是己巳旬头,为中局。

知道了查旬头分局。再查看穿透六十龙是属于二十四气的那一气,就是那一气的什么局。依照口诀起甲子,冬至以后是顺仪逆奇,夏至以后是逆仪顺奇的布局。乙丙丁三奇也就随甲子头而推遁出宫位了。

例如:甲子龙,是大雪上局。口诀是:“大雪运排四七一。”即大雪上局起甲子于巽四,中局兑七,下局坎一。大雪是夏至以后的节气。是逆布六仪顺布三奇的。即六仪是逆布九宫。

甲子巽四,乙丑震三,丙寅坤二,丁卯坎一,戊辰离九,己巳艮八……而三奇是顺布的,即:甲子巽四,乙丑中五,丙寅乾六,丁卯兑七。于是甲子龙的乙丙丁三奇就随甲子头而遁布为五、六、七宫。

再如:辛丑龙,是冬至以后大寒己亥旬头中局。口诀是:“大寒春分三九六。”即大寒中局起甲子于离九宫。依照冬至后顺仪逆奇的规定,则:甲子离九,乙丑艮八,丙寅兑七,丁卯乾六,因而辛丑龙三奇是八七六三宫。

布局口诀:冬至后阳局,顺布六仪,逆布三奇。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为次,

大寒春分三九六,立春八五二宫照。

雨水九六三顺旋,芒种六三九局殊,

立夏清明四一七,谷雨小满五二八。

夏至后阴局,逆布六仪,顺布三奇。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五二宫宿,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宫是,

处暑逆推一四七,大雪运排四七一,

立冬寒露六九三,霜降小雪五八二。

穿透六十龙乙丙丁三奇定局。

甲子龙,大雪上局四,三奇五六七宫。

丙子龙,大雪下局一,三奇二三四宫。

戊子龙,大雪中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冬至中局七,三奇六五四宫。

庚子龙,冬至中局七,三奇六五四宫。

壬子龙,冬至上局一,三奇九八七宫。

乙丑龙,小寒上局二,厅奇一九八宫。

丁丑龙,小寒下局五,三奇四三二宫。

己丑龙,小寒下局五,三奇四三二宫。

        大寒下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辛丑龙,大寒中局九,三奇八七六宫。

癸丑龙,大寒上局三,三奇二一九宫。

丙寅龙,立春上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戊寅龙,立春下局二,三奇一九八宫。

庚寅龙,立春下局二,三奇一九八宫。

        雨水下局三,三奇二一九宫。

壬寅龙,雨水中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甲寅龙,雨水中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丁卯龙,惊蛰上局一,三奇九八七宫。

己卯龙,惊蛰上局一,三奇九八七宫。

辛卯龙,惊蛰下局四,三奇三二一宫。

癸卯龙,春分中局九,三奇八七六宫。

        春分下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乙卯龙,春分中局九,三奇八七六宫。

戊辰龙,清明上局四,三奇三二一宫。

庚辰龙,清明上局四,三奇三二一宫。

壬辰龙,清明下避七,三奇六五四宫。

谷雨下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甲辰龙,谷雨下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丙辰龙,谷雨中局二,三奇一九八宫。

己巳龙,立夏中局一,三奇九八七宫。

立巳龙,立夏上局四,三奇三二一宫。

癸巳龙,立砟上局四,三奇六五四宫。

小满下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乙巳龙,小满下局八,三奇七六五宫。

丁巳龙,小满中局二,三奇一九八宫。

庚午龙,芒种中局三,三奇二一九宫。

壬午龙,芒种上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甲午龙,芒种上局六,三奇五四三宫。

夏至上局九,三奇一二三宫。

丙午龙,夏至下局六,三奇七八九宫。

戊午龙,夏至中局三,三奇四五六宫。

辛未龙,小暑中避二,三奇三四五宫。

癸未龙,小暑上局八,三奇九一二宫。

乙未龙,小暑上局八,三奇九一二宫。

大暑上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丁未龙,大暑上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己未龙,大暑下局四,三奇五六七宫。

壬申龙,立秋中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甲申龙,立秋中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丙申龙,立秋中局二,三奇三四五宫。

处暑上局一,三奇二三四宫。

戊申龙,处暑下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庚申龙,处暑下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癸酉龙,白露中局三,三奇四五六宫。

乙酉龙,白露中局三,三奇四五六宫。

丁酉龙,白露上局九,三奇一二三宫。

秋分上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己酉龙,秋分上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辛酉龙,秋分下局七,三奇八九一宫。

甲戌龙,寒露中局九,三奇一二三宫。

丙戌龙,寒露中避九,三奇一二三宫。

戊戌龙,寒露上局六,三奇七八九宫。

        霜降上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庚戌龙,霜降上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壬戌龙,霜降下局二,三奇三四五宫。

乙亥龙,立冬下局三,三奇四五六宫。

丁亥龙,立冬中局九,三奇一二三宫

己亥龙,立冬中局八,三奇九一二宫。

        小雪上局五,三奇六七八宫。

辛亥龙,小雪下局二,三奇三四五宫。

癸亥龙,小雪下局二,三奇三四五宫。

 image.png

第二十一层    八节三奇


【详解】八门三奇与八节三奇,同属日家使用,不能反映客观自然,就以三奇而论,八门三奇与八节三奇,推法各不相同,因而所占宫位也是各异的。在吉凶方面,八门三奇必须奇门俱得才为吉。八节三奇只要三奇临宫就为吉了。同属乙丙丁三奇,就存在着矛盾,还能反映客观自然的地理术吗?可惜先贤们花了那么大的脑力,枉费了千余年的宝贵时间去创造充实发展这许许多多的玄学理论,这种收获只能与愿相反。

八节三奇的推法,是依照八节在相应的八卦宫位起甲子,将六十甲子以阳顺阴逆布于九宫,然后查看用事甲子应泊于什么宫位,再将用事甲子起五虎遁,以所泊宫位起宫,仍依阳顺阴逆推布三奇,就可以得到三奇所占宫位。

这里还必须先行介绍一下五虎遁,或称五寅遁,即: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

丙辛之岁由庚起,丁壬之岁从壬求,

戊癸是从甲寅排,五虎正月不任愁。

就是说逢甲己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乙庚年的正月是戊寅月,丙辛年的正月是庚寅月,丁壬年的正月是壬寅月,戊癸年的正月是甲寅月,其它月份就按各该年正月建寅所配的天干依次配月建。

例如:穿透六十龙的壬子龙,或用事时间是壬子日,在冬至后,立春前推定三奇所占的宫位。

先行把六十甲子依照冬至后立春前在坎一宫起甲子。冬至后是阳循,即顺排六十甲子。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在上面九宫内遁得壬子所泊宫位是巽四,就在巽四宫起五虎循,“丁壬之岁从壬求”。那么就是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乙巳丙午丁未,三奇出来了,从壬子所泊巽四起壬寅。壬寅巽四,癸卯中一,甲辰乾六,乙巳兑七,丙午艮八,丁未离九。壬子龙或壬子日三奇所占宫位是七八九宫。

又如:壬子日在夏至后立秋前用事。就是阴遁逆布六十甲子了。在离宫起甲子。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壬申 辛未 庚午 己巳 戊辰 丁卯 丙寅 乙丑 甲子

甲戌 癸酉

甲申

甲午

戊申 丁未 丙午 乙巳 甲辰

丁巳 丙辰 乙卯 甲寅 癸丑 壬子 辛亥 庚戌 己酉

壬戌 辛酉 庚申 己未 戊午

从六十甲子逆布九宫,壬子日是泊乾六宫,再从乾六宫起五虎遁,壬寅乾六,癸卯中五,甲辰巽四,乙巳震三,丙午坤二,丁未坎一。壬子日的乙丙丁三奇是泊三二一宫。

八节三奇定局:

一、冬至(起坎)

甲子,乙一丙一丁二。

乙丑,乙九丙一丁二。

丙寅,乙八丙九丁一。

丁卯,乙七丙八丁九。

戊辰,乙六丙七丁八。

己巳,乙六丙六丁七。

庚午,乙中丙六丁七。

辛未,乙四丙五丁六。

壬申,乙三丙四丁五。

癸酉,乙二丙四丁五。

甲戌,乙二丙二丁三。

乙亥,乙一丙二丁三。

丙子,乙九丙一丁二。

丁丑,乙八丙九丁一。

戊寅,乙七丙八丁九。

己卯,乙七丙八丁九。

庚辰,乙四丙五丁六。

辛巳,乙五丙六丁七。

壬午,乙四丙五丁六。

癸未,乙三丙四丁五。

甲申,乙三丙三丁四。

乙酉,乙二丙三丁四。

丙戌,乙一丙二丁三。

丁亥,乙九丙一丁二。

戊子,乙八丙九丁一。

己丑,乙八丙八丁九。

庚寅,乙七丙八丁九。

辛卯,乙六丙一丁八。

壬辰,乙五丙六丁七。

癸巳,乙四丙五丁六。

甲午,乙四丙四丁五。

乙未,乙三丙四丁五。

丙申,乙二丙三丁四。

丁酉,乙一丙二丁三。

戊戌,乙九丙一丁二。

己亥,乙九丙九丁一。

庚子,乙八丙九丁一。

辛丑,乙七丙八丁九。

壬寅,乙六丙七丁八。

癸卯,乙五丙六丁七。

甲辰,乙五丙五丁六。

乙巳,乙四丙五丁六。

丙午,乙三丙四丁五。

丁未,乙二丙三丁四。

戊申,乙一丙二丁三。

己酉,乙一丙一丁二。

庚戌,乙九丙一丁二。

辛亥,乙八丙九丁一。

壬子,乙七丙八丁九。

癸丑,乙六丙七丁八。

甲寅,乙六丙六丁七。

乙卯,乙五丙六丁七。

丙辰,乙四丙五丁六。

丁巳,乙三丙四丁五。

戊午,乙二丙三丁四。

己未,乙二丙二丁三。

庚申,乙一丙二丁三。

辛酉,乙九丙一丁二。

壬戌,乙八丙八丁九。

癸亥,乙七丙八丁九。

二、立春(起艮)

甲子,乙八丙八丁九。

乙丑,乙七丙八丁九。

丙寅,乙六丙七丁八。

丁卯,乙五丙六丁七。

戊辰,乙四丙五丁六。

己巳,乙四丙四丁五。

庚午,乙三丙四丁五。

辛未,乙二丙三丁四。

壬申,乙一丙二丁三。

癸酉,乙九丙一丁二。

甲戌,乙九丙九丁一。

乙亥,乙八丙八丁九。

丙子,乙七丙八丁九。

丁丑,乙六丙七丁八。

戊寅,乙五丙六丁七。

己卯,乙五丙五丁六。

庚辰,乙四丙五丁六。

辛巳,乙三丙四丁五。

壬午,乙二丙三丁四。

癸未,乙一丙二丁三。

甲申,乙一丙一丁三。

乙酉,乙九丙一丁三。

丙戌,乙八丙九丁一。

丁亥,乙七丙八丁九。

戊子,乙六丙七丁八。

己丑,乙六丙六丁七。

庚寅,乙五丙六丁七。

辛卯,乙四丙五丁六。

壬辰,乙三丙四丁五。

癸巳,乙二丙三丁四。

甲午,乙二丙二丁三。

乙未,乙一丙二丁三。

丙申,乙九丙一丁二。

丁酉,乙八丙九丁一。

戊戌,乙七丙八丁九。

己亥,乙七丙七丁八。

庚子,乙六丙七丁一。

辛丑,乙五丙六丁七。

壬寅,乙四丙五丁六。

癸卯,乙三丙四丁五。

甲辰,乙三丙三丁四。

乙巳,乙二丙三丁四。

丙午,乙一丙二丁三。

丁未,乙九丙一丁二。

戊申,乙八丙九丁一。

己酉,乙八丙八丁九。

庚戌,乙七丙九丁九。

辛亥,乙六丙七丁八。

壬子,乙一丙六丁七。

癸丑,乙四丙五丁六。

甲寅,乙四丙四丁五。

乙卯,乙三丙四丁五。

丙辰,乙二丙三丁四。

丁巳,乙一丙二丁三。

戊午,乙九丙一丁二。

己未,乙九丙九丁一。

庚申,乙八丙九丁一。

辛酉,乙七丙八丁九。

壬戌,乙六丙七丁八。

癸亥,乙五丙六丁七。

三、春分(起震)

甲子,乙三丙三丁四。

乙丑,乙二丙三丁四。

丙寅,乙一丙二丁三。

丁卯,乙九丙一丁二。

戊辰,乙八丙九丁一。

己巳,乙八丙八丁九。

庚午,乙七丙八丁九。

辛未,乙六丙七丁八。

壬申,乙五丙六丁七。

癸酉,乙四丙五丁六。

甲戌,乙四丙四丁五。

乙亥,乙三丙四丁五。

丙子,乙二丙三丁四。

丁丑,乙一丙二丁三。

戊寅,乙九丙八丁七。

己卯,乙九丙九丁一。

庚辰,乙八丙九丁一。

辛巳,乙七丙八丁九。

壬午,乙六丙七丁八。

癸未,乙五丙六丁七。

甲申,乙五丙五丁六。

乙酉,乙四丙五丁六。

丙戌,乙三丙四丁五。

丁亥,乙二丙三丁四。

戊子,乙一丙二丁三。

己丑,乙一丙一丁二。

庚寅,乙九丙一丁二。

辛卯,乙八丙九丁一。

壬辰,乙七丙八丁九。

癸巳,乙六丙七丁八。

甲午,乙六丙六丁七。

乙未,乙五丙六丁七。

丙申,乙四丙五丁六。

丁酉,乙三丙四丁五。

戊戌,乙二丙三丁四。

己亥,乙二丙二丁三。

庚子,乙一丙二丁三。

辛丑,乙九丙一丁二。

壬寅,乙八丙九丁一。

癸卯,乙七丙八丁九。

甲辰,乙七丙七丁八。

乙巳,乙六丙七丁八。

丙午,乙五丙六丁七。

丁未,乙四丙五丁六。

戊申,乙三丙四丁五。

己酉,乙三丙三丁四。

庚戌,乙二丙三丁四。

辛亥,乙一丙二丁三。

壬子,乙九丙一丁二。

癸丑,乙八丙九丁一。

甲寅,乙八丙八丁九。

乙卯,乙七丙八丁九。

丙辰,乙六丙七丁八。

丁巳,乙五丙六丁七。

戊午,乙四丙五丁六。

己未,乙四丙四丁五。

庚申,乙三丙四丁五。

辛酉,乙二丙三丁四。

壬戌,乙一丙二丁三。

癸亥,乙九丙一丁二。

四、立夏(起巽)

甲子,乙四丙四丁五。

乙丑,乙三丙四丁五。

丙寅,乙二丙三丁四。

丁卯,乙一丙二丁三。

戊辰,乙九丙一丁二。

己巳,乙九丙九丁一。

庚午,乙九丙九丁一。

辛未,乙七丙八丁九。

壬申,乙六丙七丁八。

癸酉,乙五丙六丁七。

甲戌,乙五丙五丁六。

乙亥,乙四丙五丁六。

丙子,乙三丙四丁五。

丁丑,乙二丙三丁四。

戊寅,乙一丙二丁三。

己卯,乙一丙二丁三。

庚辰,乙九丙一丁二。

辛巳,乙八丙九丁一。

壬午,乙七丙八丁九。

癸未,乙六丙七丁八。

甲申,乙六丙六丁七。

乙酉,乙五丙六丁七。

丙戌,乙四丙五丁六。

丁亥,乙三丙四丁五。

戊子,乙二丙三丁四。

己丑,乙二丙二丁三。

庚寅,乙一丙二丁三。

辛卯,乙九丙一丁二。

壬辰,乙八丙九丁一。

癸巳,乙七丙八丁九。

甲午,乙七丙七丁八。

乙未,乙六丙七丁八。

丙申,乙五丙六丁七。

丁酉,乙四丙五丁六。

戊戌,乙三丙四丁五。

己亥,乙三丙三丁四。

庚子,乙二丙三丁四。

辛丑,乙一丙二丁三。

壬寅,乙九丙一丁二。

癸卯,乙八丙九丁一。

甲辰,乙八丙八丁九。

乙巳,乙七丙八丁九。

丙午,乙六丙七丁八。

丁未,乙五内六丁七。

戊申,乙四丙五丁六。

己酉,乙四丙四丁五。

庚戌,乙三丙四丁五。

辛亥,乙二丙三丁四。

壬子,乙一丙二丁三。

癸丑,乙九丙一丁二。

甲寅,乙九丙九丁一。

乙卯,乙八丙九丁一。

丙辰,乙七丙八丁九。

丁巳,乙六丙七丁八。

戊午,乙五丙六丁七。

己未,乙五丙五丁六。

庚申,乙四丙五丁六。

辛酉,乙三丙四丁五。

壬戌,乙二丙三丁四。

癸亥,乙一丙二丁三。

五、夏至(起离)

甲子,乙九丙九丁八。

乙丑,乙一丙九丁八。

丙寅,乙二丙一丁九。

丁卯,乙三丙二丁一。

戊辰,乙四丙三丁二。

己巳,乙四丙四丁三。

庚午,乙五丙四丁三。

辛未,乙六丙五丁四。

壬申,乙七丙六丁五。

癸酉,乙八丙七丁六。

甲戌,乙八丙八丁七。

乙亥,乙九丙八丁七。

丙子,乙一丙九丁八。

丁丑,乙二丙一丁九。

戊寅,乙三丙二丁一。

己卯,乙四丙三丁二。

庚辰,乙五丙四丁三。

辛巳,乙六丙五丁四。

壬午,乙七丙六丁五。

癸未,乙八丙七丁六。

甲申,乙八丙八丁七。

乙酉,乙九丙八丁七。

丙戌,乙一丙九丁八。

丁亥,乙二丙一丁九。

戊子,乙三丙二丁一。

己丑,乙三丙三丁二。

庚寅,乙四丙三丁二。

辛卯,乙五丙四丁三。

壬辰,乙六现五丁四。

癸巳,乙七丙六丁五。

甲午,乙七丙七丁六。

乙未,乙八丙七丁六。

丙申,乙九丙八丁七。

丁酉,乙一丙九丁八。

戊戌,乙二丙一丁九。

己亥,乙二丙二丁一。

庚子,乙三丙二丁一。

辛丑,乙四丙三丁二。

壬寅,乙五丙四丁三。

癸卯,乙六丙五丁四。

甲辰,乙六丙六丁五。

乙巳,乙七丙六丁五。

丙午,乙八丙七丁六。

丁未,乙九丙八丁七。

戊申,乙一丙九丁八。

己酉,乙一丙一丁九。

庚戌,乙二丙一丁九。

辛亥,乙三丙二丁一。

壬子,乙四丙三丁二。

癸丑,乙五丙四丁三。

甲寅,乙五丙五丁四。

乙卯,乙六丙五丁四。

丙辰,乙七丙六丁五。

丁巳,乙八丙七丁六。

戊午,乙九丙八丁七。

己未,乙九丙九丁八。

庚申,乙一丙九丁八。

辛酉,乙二丙一丁九。

壬戌,乙三丙二丁一。

癸亥,乙四丙三丁二。

六、立秋(起坤)

甲子,乙二丙二丁一。

乙丑,乙三丙二丁一。

丙寅,乙四丙三丁二。

丁卯,乙五丙四丁三。

戊辰,乙六丙五丁四。

己巳,乙六丙六丁五。

庚午,乙七丙六丁五。

辛未,乙八丙七丁六。

壬申,乙九丙八丁七。

癸酉,乙一丙九丁八。

甲戌,乙一丙一丁九。

乙亥,乙二丙一丁九。

丙子,乙三丙二丁一。

丁丑,乙四丙三丁二。

戊寅,乙五丙四丁三。

己卯,乙五丙五丁四。

庚辰,乙六丙五丁四。

辛巳,乙七丙六丁五。

壬午,乙八丙七丁六。

癸未,乙九丙八丁七。

甲申,乙九丙九丁八。

乙酉,乙一丙九丁八。

丙戌,乙一丙一丁九。

丁亥,乙三丙二丁一。

戊子,乙四丙三丁二。

己丑,乙四丙四丁三。

庚寅,乙五丙四丁三。

辛卯,乙六丙五丁四。

壬辰,乙七丙六丁五。

癸巳,乙八丙七丁六。

甲午,乙八丙八丁七。

乙未,乙九丙八丁七。

丙申,乙一丙九丁八。

丁酉,乙二丙一丁九。

戊戌,乙三丙二丁一。

己亥,乙四丙三丁二。

庚子,乙五丙四丁三。

辛丑,乙六丙五丁四。

壬寅,乙七丙六丁五。

癸卯,乙八丙七丁六。

甲辰,乙八丙八丁七。

乙巳,乙九丙八丁七。

丙午,乙一丙九丁八。

丁未,乙二丙一丁九。

戊申,乙三丙二丁一。

己酉,乙三丙三丁二。

庚戌,乙四丙三丁二。

辛亥,乙五丙四丁三。

壬子,乙六丙五丁四。

癸丑,乙七丙六丁五。

甲寅,乙八丙八丁七。

乙卯,乙九丙八丁七。

丙辰,乙一丙九丁八。

丁巳,乙二丙一丁九。

戊午,乙三丙二丁一。

己未,乙三丙三丁二。

庚申,乙四丙三丁二。

辛酉,乙五丙四丁三。

壬戌,乙六丙五丁四。

癸亥,乙七丙六丁五。

七、秋分(起兑)

甲子,乙七丙七丁六。

乙丑,乙八丙七丁八。

丙寅,乙九内八丁七。

丁卯,乙一丙九丁八。

戊辰,乙二丙一丁九。

己巳,乙二丙二丁一。

庚午,乙三丙二丁一。

辛未,乙四丙三丁二。

壬申,乙五丙四丁三。

癸酉,乙六丙五丁四。

甲戌,乙六丙六丁五。

乙亥,乙七丙六丁五。

丙子,乙八丙七丁六。

丁丑,乙九丙八丁七。

戊寅,己一丙九丁八。

己卯,乙一丙一丁九。

庚辰,乙二丙一丁九。

辛巳,乙三丙二丁一。

壬午,乙四丙三丁二。

癸未,乙五丙四丁三。

甲申,乙五丙五丁四。

乙酉,乙六丙五丁四。

丙戌,乙七丙六丁五。

丁亥,乙八丙七丁六。

戊子,乙九丙八丁七。

己丑,乙九丙九丁八。

庚寅,乙一丙九丁八。

辛卯,乙二丙一丁九。

壬辰,乙三丙二丁一。

癸巳,乙四丙三丁二。

甲午,乙四丙四丁三。

乙未,乙五丙四丁三。

丙申,乙六丙五丁四。

丁酉,乙七丙六丁五。

戊戌,乙八丙七丁六。

己亥,乙八丙八丁七。

庚子,乙九丙八丁七。

辛丑,乙一丙九丁八。

壬寅,乙二丙一丁九。

癸卯,乙三丙二丁一。

甲辰,乙三丙三丁二。

乙巳,乙四丙三丁二。

丙午,乙五丙四丁三。

丁未,乙六丙五丁四。

戊申,乙七丙六丁五。

己酉,乙七丙七丁六。

庚戌,乙八丙七丁六。

辛亥,乙九丙八丁七。

壬子,乙一丙九丁八。

癸丑,乙二丙一丁九。

甲寅,乙二丙二丁一。

乙卯,乙三丙二丁一。

丙辰,乙四丙三丁二。

丁巳,乙五丙四丁三。

戊午,乙六丙五丁四。

己未,乙六丙六丁五。

庚申,乙七丙六丁五。

辛酉,乙八丙七丁六。

壬戌,乙九丙八丁七。

癸亥,乙一丙九丁八。

八、立冬(起乾)

甲子,乙六丙六丁五。

乙丑,乙七丙六丁五。

丙寅,乙八丙七丁六。

丁卯,乙九丙八九七。

戊辰,乙一丙九丁八。

己巳,乙一丙一丁九。

庚午,乙二丙一丁九。

辛未,乙三丙二丁一。

壬申,乙四丙三丁二。

癸酉,乙五丙四丁三。

甲戌,乙五丙五丁四。

乙亥,乙六丙五丁四。

丙子,乙七丙六丁五。

丁丑,乙八丙七丁六。

戊寅,乙九丙八丁七。

己卯,乙九丙九丁八。

庚辰,乙一丙九丁八。

辛巳,乙二丙一丁九。

壬午,乙三丙二丁一。

癸未,乙四丙三丁二。

甲申,乙四丙四丁三。

乙酉,乙五丙四丁三。

丙戌,乙六丙五丁四。

丁亥,乙七丙六丁五。

戊子,乙八丙七丁六。

己丑,乙八丙八丁七。

庚寅,乙九丙八丁七。

辛卯,乙一丙九丁八。

壬辰,乙二丙一丁九。

癸巳,乙三丙二丁一。

甲午,乙三丙三丁二。

乙未,乙四丙三丁二。

丙申,乙五丙四丁三。

丁酉,乙六丙五丁四。

戊戌,乙七丙六丁五。

己亥,乙七丙七丁六。

庚子,乙八丙七丁六。

辛丑,乙九丙八丁七。

壬寅,乙一丙九丁八。

癸卯,乙二丙一丁九。

甲辰,乙二丙二丁一。

乙巳,乙三丙二丁一。

丙午,乙四丙三丁二。

丁未,乙五丙四丁三。

戊申,乙六丙五丁四。

己酉,乙六丙六丁五。

庚戌,乙七丙六丁五。

辛亥,乙八丙七丁六。

壬子,乙九丙八丁七。

癸丑,乙一丙九丁八。

甲寅,乙一丙一丁九。

乙卯,乙二丙一丁九。

丙辰,乙三丙二丁一。

丁巳,乙四丙三丁二。

戊午,乙五丙四丁三。

己未,乙五丙五丁四。

庚申,乙六丙五丁四。

辛酉,乙七丙六丁五。

壬戌,乙八丙七丁六。

癸亥,乙九丙八丁七。

 

 

第二十二层   四吉

image.png

【详解】四吉,是指二十八宿中属金、属水、属日、属月的四吉星。七元禽星的七元,是指二十八宿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七元的属性,因而称为七禽星。


推遁四吉的方法,以本龙持世宿依照七元禽星口诀起二十八宿禽星,在节候起局的宫位起宫,按二十八宿次序,冬至以后为阳局,顺飞九宫,夏至以后为阴局,逆飞九宫,四匝以后,即可得金水日月四吉同泊的宫位。

一元时禽起例口诀:

一元禽星会者稀,日虚月鬼火从箕,

水毕朩氐金奎位,土宿还从翼去推。

 

 

 

例如戊子龙,冬至中局七,持世宿是鬼金羊,依口诀是“金奎位”,即以奎木狼入兑七宫顺飞: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奎木 娄金 胃土

昴日 毕月 嘴火 参水 井木 鬼金 柳土 星日 张月

翼火 轸水 角木 亢金 氐土 房日 心月 尾火 箕水

斗木 牛金 女土 虚日 危月 室火 壁水 奎木 娄金

胃土 昴日 毕月 嘴火 参水 井木

四匝后,即九宫遁满四次,即可得金水日月四吉泊坤二宫。

又如甲午龙,夏至上局九,持世宿尾火虎,依口诀“火从箕”,即以箕宿入离九宫,逆布九宫,即可得四吉泊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奎木 壁水 室火 危月 虚日 女土 牛金 斗木 箕水

柳土 鬼金 井木 参水 嘴火 毕月 昴日 胃土 娄金

心月 房日 氐土 亢金 角木 轸水 翼火 张月 星日

壁水 室火 危月 虚日 女土 牛金 斗木 箕水 尾火

四匝后,即九宫遁满四次,即可得金水日月四吉泊巽四宫。

穿透六十龙四吉定局。

甲子龙,四吉震三。甲寅龙,四吉震三。

丙子龙,四吉艮八。丁卯龙,四吉巽四。

戊子龙,四吉坤二。己卯龙,四吉中五。

四吉坎一。

庚子龙,四吉坎一。辛卯龙,四吉乾六。

壬子龙,四吉巽四。癸卯龙,四吉震三。

乙丑龙,四吉震三。乙卯龙,四吉中五。

丁丑龙,四吉乾六。戊辰龙,四吉巽四。

巳丑龙,四吉坎一。庚辰龙,四吉兑七。

四吉艮八。

辛丑龙,四吉艮八。壬辰龙,四吉坤二。

                        四吉中五。

癸丑龙,四吉离九。甲辰龙,四吉艮八。

丙寅龙,四吉艮八。丙辰龙,四吉巽四。

戊寅龙,四吉震三。己巳龙,四吉乾六。

庚寅龙,四吉震三。辛巳龙,四吉坎一。

四吉巽四。

壬寅龙,四吉兑七。癸巳龙,四吉兑七。

乙巳龙,四吉震三。庚申龙,四吉坎一。

丁巳龙,四吉乾六,癸酉龙,四吉艮八。

庚午龙,四吉中五。乙酉龙,四吉震三。

壬午龙,四吉离九。丁酉龙,四吉兑七。                          

甲午龙,四吉震三。己酉龙,四吉兑七。

四吉巽四。

丙午龙,四吉巽四。辛酉龙,四吉离九。

戊午龙,四吉乾六。甲戌龙,四吉艮八。

辛未龙。四吉中五,丙戌龙,四吉中五。

癸未龙,四吉震三,戊戌龙,四吉坤二。

四吉离九。

乙未龙,四吉坤二。庚戌龙,四吉离九。

四吉坎一。

丁未龙。四吉震三。壬戌龙,四吉中五。

己未龙,四吉震三。乙亥龙,四吉兑七。

壬申龙,四吉坤二。丁亥龙,四吉离九。

甲申龙,四吉艮八。己亥龙,四吉巽四。

四吉坤二。

丙申龙,四吉中五。辛亥龙,四吉中五。

四吉坎一。

戊申龙,四吉兑七。癸亥龙,四吉离九。

 image.png

第二十三、二十四层    子父财官


【详解】本卦,是指穿山透地六十龙下面配的穿山透地卦。六爻浑天,是穿山透地卦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所配的天干地支。

子父财官是出于穿山透地卦配的五行,如坎卦属水,困卦属金,师卦属土。与本卦六爻发生的五行生克关系,即我生者为子孙,生我者为父母,克我者为官鬼,我克者为妻财,比我者为兄弟。

要加以说明的,六爻的五行,不是论干支的纳音五行而是论六爻的地支浑天五行。例如甲子龙坎卦属水,初爻戊寅的寅属木,水生木为子。二爻戊辰的辰属土,土克水为鬼。三爻戊午属火,水克火为妻财。四爻戊申属金,金生水为父母。五爻戊子属水,水比水是兄弟。子父才官的宫位,仍然是依照节候起局,冬至后阳遁,顺布六十甲子,夏至后阴遁,逆布六十甲子,就可以遁出子父才官所泊的宫位。例如甲子龙大雪上局四,坎卦的子父才官官位起于上局四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竞七 艮八 离九

丁卯 丙寅 乙丑 甲子

甲戌                          戊辰

乙酉 甲申                          戊寅

甲午                          戊子 丁酉 丙申

                         戊戌

                    戊申                甲辰

               戊午                甲寅

甲子龙坎卦的子星戊寅是艮八,官星戊辰泊离九,才星戊午泊巽四,父星戊申泊中五,戊戌官星泊乾六,兄弟戊子泊兑七。

又如戊子龙,冬至中局六,蒙卦的子父才官。蒙卦属火,父星戊寅属木,木生火为父母。戊辰属土,火生土为子媳。丙戌属土,火生土为子媳。丙子属水,水克火为官鬼,丙寅属木,木生火为父母。冬至后阳局,顺布六十甲子,遁子父才官的泊宫。

 

坎一 坤二 震三 巽四 中五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甲申 乙酉

丙戌                                    甲午

乙未

甲辰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戊子龙,蒙卦父母戊寅泊坤二,子媳戊辰泊坎一,兄弟戊午泊乾六,子媳丙戌泊坎一,官鬼丙子泊离九,父母丙寅泊艮八。

穿透六十龙各卦子父才官泊宫定局

甲子坎水  上四 戊寅 戊辰 戊午 戊申 戊戌 戊子

                              兄弟

              

丙子困金  下一 戊寅 戊辰 戊午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戊子师土  中七 戊寅 戊辰 戊午 癸丑 癸亥 癸酉

                  兄弟   兄弟   

                                

戊子蒙火  中六 戊寅 戊辰 戊午 丙戌 丙子 丙寅

                     兄弟      

                                

庚子解木  中七 戊寅 戊辰 戊午 庚午 庚申 庚戌

               兄弟            

                                

 

壬子解木   上一 戊寅 戊辰 戊午 庚午 庚申 庚戌

                兄弟            

                                 

乙丑涣   上二 戊寅 戊辰 戊午 辛未 辛巳 辛卯

     兄弟   兄弟

              

丁丑涣   下五 戊寅 戊辰 戊午 辛未 辛巳 辛卯

     兄弟   兄弟

              

己丑未济火 下五 戊寅 戊辰 戊午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兄弟

              

下六                  

辛丑  渐土 中九 丙辰 丙午 丙申 辛未 辛巳 辛卯

兄弟      兄弟   

              

癸丑  艮土 上三 丙辰 丙午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兄弟      兄弟   

              

丙寅小过金 上八 丙辰 丙午 丙申 庚午 庚申 庚戌

     兄弟   兄弟

              

戊寅  谦金 下二 丙辰 丙午 丙申 癸丑 癸亥 癸酉

父母 官鬼 兄弟 父母 子孙 兄弟

              

庚寅  旅火 下二 丙辰 丙午 丙申 己酉 己未 己巳

子孙 兄弟 妻子 妻子 子孙 官鬼

              

 

 

庚寅  旅火 下三 丙辰 丙午 丙申 己酉 己未 己巳

子孙 兄弟 妻才 妻子 子孙 官鬼

              

壬寅  旅火 中六 丙辰 丙午 丙申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甲寅  艮土 中六 丙辰 丙午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兄弟      兄弟   

              

丁卯无妄木 上一 庚子 庚寅 庚辰 壬午 壬申 壬戌

  兄弟         

              

己卯  颐木 上一 庚子 庚寅 庚辰 丙戌 丙子 丙寅

  兄弟         兄弟

              

辛卯  随金 下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辛卯  随金 下六 庚子 庚寅 庚辰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癸卯  震木 中九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兄弟         

              

乙卯  屯水 中九 庚子 庚寅 庚辰 戊申 戊戌 戊子

兄弟            兄弟

              

戊辰噬嗑木 上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庚辰  震木 上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兄弟         

              

壬辰  复土 下七 庚子 庚寅 庚辰 癸丑 癸亥 癸酉

     兄弟 兄弟   

              

复土 下八                  

甲辰  巽木 下八 辛丑 辛亥 辛酉 辛未 辛巳 辛卯

              兄弟

              

丙辰  升木 中二 辛丑 辛亥 辛酉 癸丑 癸亥 癸酉

              

              

己巳  鼎火 中一 辛丑 辛亥 辛酉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辛巳大过金 上四 辛丑 辛亥 辛酉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兄弟

              

癸巳  巽木 下七 辛丑 辛亥 辛酉 辛未 辛巳 辛卯

              兄弟

              

下八                  

乙巳  恒木 下八 辛丑 辛亥 辛酉 庚午 庚申 庚戌

              

              

丁巳  蛊木 中二 辛丑 辛亥 辛酉 丙戌 丙子 丙寅

              兄弟

              

 

庚午  丰水 中三 己卯 己丑 己亥 庚午 庚申 庚戌

  官兄         

              

壬午家人木 上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辛未 辛巳 辛卯

兄弟            兄弟

              

甲午  离火 上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上九                  

丙午明夷水 下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癸丑 癸亥 癸酉

     兄弟   兄弟

              

戊午既济水 中三 己卯 己丑 己亥 戊申 戊戌 戊子

     兄弟      兄弟

              

辛未  革水 中二 己卯 己丑 己亥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兄弟   

              

癸未  离火 上八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乙未  革水 上八 己卯 己丑 己亥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兄弟   

              

上七                  

丁未  兑金 上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己未  晋金 下四 乙未 乙巳 乙卯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壬申  观金 中五 乙未 乙巳 乙卯 辛未 辛巳 辛卯

              

              

甲申  坤土 中五 乙未 乙巳 乙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兄弟      兄弟   

              

丙申  否金 中二 乙未 乙巳 乙卯 壬午 壬申 壬戌

           兄弟

              

上一                  

戊申  萃金 下七 乙未 乙巳 乙卯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庚申  坤土 下七 乙未 乙巳 乙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兄弟      兄弟   

              

癸酉  兑金 中三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乙酉归妹金 中三 丁巳 丁卯 丁丑 庚午 庚申 庚戌

           兄弟

              

丁酉中孚土 上九 丁巳 丁卯 丁丑 辛未 辛巳 辛卯

  官兄    兄弟   

              

上七                  

 

己酉归妹金 上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庚午 庚申 庚戌

           兄弟

              

辛酉履   下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壬午 壬申 壬戌

     兄弟      兄弟

              

甲戌  兑金 下三 丁巳 丁卯 下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丙戌  履土 中九 丁巳 丁卯 丁丑 壬午 壬申 壬戌

     兄弟      兄弟

              

戊戌  履土 上六 丁巳 丁卯 丁丑 壬午 壬申 壬戌

     兄弟      兄弟

              

上五                  

庚戌大有金 上五 甲子 甲寅 甲辰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壬戌  需土 下二 甲子 甲寅 甲辰 戊申 戊戌 戊子

     兄弟   兄弟

              

乙亥大有金 下三 甲子 甲寅 甲辰 己酉 己未 己巳

        兄弟   

              

丁亥大壮土 中九 甲子 甲寅 甲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兄弟      兄弟

              

 

 

己亥  夬土 中九 甲子 甲寅 甲辰 丁亥 丁酉 丁未

     兄弟      兄弟

              

上五                  

辛亥  泰土 下二 甲子 甲寅 甲辰 癸丑 癸亥 癸酉

     兄弟 兄弟   

              

癸亥  乾金 下二 甲子 甲寅 甲辰 壬午 壬申 壬戌

           兄弟

              

image.png 

第二十五、二十六层    禄马贵人


【详解】所谓禄,即天禄,又名岁禄。出于日家,是岁干临官方。如甲禄在寅,甲的帝旺是卯,临官是寅,临宫是初旺而至旺,旺期长久。帝旺是旺极而至衰,旺期不长,所以以临官为禄而以帝旺为刃。在罗盘的二十四山中,即以八干的前一位是禄,后一位是刃。如甲禄寅,甲刃在卯,乙禄在卯,乙刃在辰。

所谓马,又称天马,也叫驿马,《协纪》寅午戌月以申,亥卯未月以巳,巳酉丑月以亥,申子辰月以辰为驿马,而以寅月为午,辰月为戌,午月为寅,申月又为午,戌月又为戌,子月又为寅。卯月为申,巳月为子,未月为辰,酉月又为申,亥月又为子,丑月又为辰,称为天马。因此:

寅宫,驿马申天马午。卯宫,驿马巳天马申。

辰宫,驿马辰天马戌。巳宫,驿马亥天马子。

午宫,驿马申天马寅。未宫,驿马巳天马辰。

申宫,驿马辰天马午。酉宫,驿马亥天马申。

戌宫,驿马申天马戌。亥宫,驿马巳天马子。

子宫,驿马辰天马寅。丑宫,驿马亥天马辰。

贵人,天乙贵人有阳贵和阴贵,阳贵起于子而顺推,阴贵起于申而逆推,辰戌为天罗地网而不入贵。又贵人诀:甲戊庚牛羊,乙己鼠猴乡,丙丁猪鸡位,壬癸兔蛇藏,六辛逢马虎,此是贵人方。

甲,阳贵未阴贵丑。乙,阳贵申阴贵子。

丙,阳贵酉阴贵亥。丁,阳贵亥阴贵酉。

戊,阳贵丑阴贵未。己,阳贵子阴贵申。

庚,阳贵丑阴贵未。辛,阳贵寅阴贵午。

壬,阳贵卯阴贵巳。癸,阳贵巳阴贵卯。

推定禄马贵人宫位于下:

甲子坎卦 上四 戊寅 戊辰 戊午 戊申 戊戌 戊子

禄马

  

丙子困卦 下一 戊寅 戊辰 戊午 丁亥 丁酉 丁未

          

          

戊子师卦 中七 戊寅 戊辰 戊午 癸丑 癸亥 癸酉

          

          

 

戊子蒙卦 中七 戊寅 戊辰 戊午 丙戌 丙子 丙寅

  

  

庚子解卦 中七 戊寅 戊辰 戊午 庚午 庚申 庚戌

               

               

壬子解卦 上一 戊寅 戊辰 戊午 庚午 庚申 庚戌

  

  

乙丑涣卦 上二 戊寅 戊辰 戊午 辛未 辛巳 辛卯

                 

                 

丁丑涣卦 下五 戊寅 戊辰 戊午 辛未 辛巳 辛卯

                 

                 

己丑未济 下五 戊寅 戊辰 戊午 己酉 己未 己巳

  

  

己丑未济 下六 戊寅 戊辰 戊午 己酉 己未 己巳

  

  

辛丑渐卦 中九 丙辰 丙午 丙申 辛未 辛巳 辛卯

  

  

癸丑艮卦 上三 丙辰 丙午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丙寅小过 上八 丙辰 丙午 丙申 庚午 庚申 庚戌

        

        

戊寅谦卦 下二 丙辰 丙午 丙申 癸丑 癸亥 癸酉

     

     

庚寅旅卦 下二 丙辰 丙午 丙申 己酉 己未 己巳

          

          

壬寅旅卦 下三                   

壬寅旅卦 中六 丙辰 丙午 丙申 己酉 己未 己巳

          

          

甲寅艮   中六 丙辰 丙午 丙申 丙戌 丙子 丙寅

          

          

丁卯无妄 上一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己卯颐卦 上一 庚子 庚寅 庚辰 丙戌 丙子 丙寅

辛卯随卦 下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丁亥 丁酉 丁未

       

       

辛卯随卦 下六 庚子 庚寅 庚辰 丁亥 丁酉 丁未

       

     

癸卯震卦 中九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乙卯屯卦 中九 庚子 庚寅 庚辰 戊申 戊戌 戊午

       马贵

       

戊辰噬嗑 上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己酉 己未 己巳

          

          

庚辰震卦 上四 庚子 庚寅 庚辰 庚午 庚申 庚戌

          

          

壬辰复卦 下七 庚子 庚寅 庚辰 癸丑 癸亥 癸酉

       

       

壬辰升卦 下八                     

甲辰巽卦 下八 辛丑 辛亥 辛酉 辛未 辛巳 辛卯

         

       

丙辰升卦 中二 辛丑 辛亥 辛酉 癸丑 癸亥 癸酉

             

             

己巳鼎卦 中一 辛丑 辛亥 辛酉 己酉 己未 己巳

辛巳大过 上四 辛丑 辛亥 辛酉 丁亥 丁酉 丁未

          

          

癸巳巽卦 下七 辛丑 辛亥 辛酉 丁亥 丁酉 丁未

癸巳     下八        

 

乙巳恒卦 下八 辛丑 辛亥 辛酉 庚午 庚申 庚戌

            

            

丁巳蛊卦 中二 辛丑 辛亥 辛酉 丙戌 丙子 丙寅

  贵贵      

        

庚午丰卦 中二 己卯 己丑 己亥 庚午 庚申 庚戌

            

          

壬午家人 上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辛未 辛巳 辛卯

                  

                  

甲午离卦 上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甲午     上九                     

丙午明夷 下六 己卯 己丑 己亥 癸丑 癸亥 癸酉

       

       

戊午既济 中三 己卯 己丑 己亥 戊申 戊戌 戊子

辛未革卦 中二 己卯 己丑 己亥 丁亥 丁酉 丁未

癸未离   上八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乙未革卦 上八 己卯 己丑 己亥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未兑卦 上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己未晋卦 下四 乙未 乙巳 乙卯 己酉 己未 己巳

            

            

壬申观卦 中五 乙未 乙巳 乙卯 辛未 辛巳 辛卯

             

             

甲申坤卦 中五 乙未 乙巳 乙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丙申否卦 中二 乙未 乙巳 乙卯 壬午 壬申 壬戌

       

       

丙申     上一                

戊申萃卦 下七 乙未 乙巳 乙卯 丁亥 丁酉 丁未

                    

                    

庚申坤卦 下七 乙未 乙巳 乙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癸酉竞卦 中三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乙酉归妹 中三 丁巳 丁卯 丁丑 庚午 庚申 庚戌

            马贵

            

丁酉中孚 上九 丁巳 丁卯 丁丑 辛未 辛巳 辛卯

丁酉     上七

己酉归妹 上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庚午 庚申 庚戌

禄马

  

辛酉履卦 下七 丁巳 丁卯 丁丑 壬午 壬申 壬戌

  

  

甲戌兑卦 下三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丙戌履卦 中九 丁巳 丁卯 丁丑 壬午 壬申 壬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