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布衣《催官经》《穿透龙诀》大揭秘
旷世绝学 风水界共认的“一等风水”——天星催官风水

天星风水
旷世绝学 尽显天机 改命换运 应验如神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产品中心 >> 罗盘逐层解读

堪舆神器 德易罗盘

联系人:李也

电话:18678237063

手机:13070643568

邮箱:2311207025@qq.com

网址:www.deyige.net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通济街

先天罗经十二支

  • 所属分类:罗盘逐层解读

  • 点击次数:
  • 发布日期:2020/09/08
  • 在线询价
  • 详细介绍

先天罗经十二支,八干四维辅地支

 

青囊云:先天罗经十二支,八干四维辅地支。 当知罗经创建时先有十二支的。罗经的创建来源于观天侧地的历法建立。有人说每个文明都有历法,没错,没有历法先民无法更好的生活在地球上,但是中华文明的历法是最特殊,最优秀的历法,因为他符合宇宙真理,自然天道,天地人三合,故而能通天绝地,推测万物。作为以此为基础而建立的医山星命卜等五术更是独立其他文明之中为护佑中华文明的延续保驾护航,所以中华文明是唯一绵延不断的文明。

那些无知的人会说:干支阴阳和天星扯不上关系,没用。八卦五行和天星没关系没用等等荒谬论断。对他们的无知,我只能嗤之以鼻,而对那些认真想探索中华文明继承先贤之绝学的人,我则尽可能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能有一些帮助,那也就十分欣慰了。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预测方式,但是唯有中华术数体系内涵是最简单最容易也是最神奇的。为什么?因为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了河图洛书文明,了解天地规矩从而推演建立了东方独特的术数预测体系。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步步重现先贤是如何建立干支历法的。


1.        定宇宙规则

玄学所有规则来自于《方圆图》,即河图。此为天地准,宇宙普世真理,万古不变。此方圆图远早于黄帝时代,是黄帝口中的”上古真人所传。或许很多人为荒诞,但是任何历史在时间长河中都会慢慢变成传说,传说再变成神话的。神话传说保留了先民的历史,我们不应弃之若履而是应该探索其内涵。东方文明是先验文明,是已知宇宙真理大道,然后天人合一来知道人道生存生活,称为玄学。而西方文明是实验文明,从实验中获取象数,然后提炼出理论称为科学。玄学从来不是科学,科学也不是玄学,但两种方式孰高孰低自然分晓。可怜由于近代自信全失,开始拜倒在西方文明之下,匍匐不已,可悲可叹。当然这也是天道循环的必然现象,好在现今又要到了东方兴盛的天运到来了,必然会有人物相应出现重新阐明玄学。

外圆为空间的循环往复运动代表时间,内方为四方对待表示空间。方圆图就是宇宙时空。

2.        定太极
    玄学所有术语并非只是玄之又玄的哲学概念而已,他是有清晰定义的。在西方方圆规则是神圣几何学的内容。所谓易有太极,此太极就是方圆的圆心。
    3.        定天心十道
    天心即太极,天心十道就是破开阴阳的规则,神话就是盘古开天辟地劈开混沌,在文字没有发明的时代,先圣以此故事传播文明给当时的人。上下分阴阳,上为阳,下为阴;左右分阴阳,左为阳,右为阴。
    4.        定四象限
    依据天心十道定义四象限:阳上之阳为老阳;阳上之阴为少阴;阴上之阴为老阴;阴上之阳为少阳。

5.        定义四分点,
    用子午卯酉为表示四分点,并且定义四方为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四分点是唯一的黄赤道共通的点无需换算,中分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捷法。

6.        定义四维点


7.        立天齐表木测量24节气
    依据以上神圣几何学的划分,圆周被分成八等分。然后立天齐表木在太极点,面南背背观察测量太阳运动,故术数中图全部是上南下北。测量之法记录在《周髀算经》里:表高设定为八尺分四段八等分,日晷影也分四段八等分。太阳运动结合北斗四游,定义出地支十二宫配24节气。参见天机文章《地學仁孝必讀》書中【斗綱三合圖】【三統三合圖】的天文驗證心得。


测得24节气配圆周。

根据日晷影画八卦为坤,震,离,兑,乾,巽,坎,艮。此为先天八卦由来。

8.        加入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支成地支十二宫配24节气

由此可见古人称为“中气”的都居地支十二宫之中正位,“节气”的都是十二宫的初度。知道这个道理,那么对于现在流行的争论:子时是0点到2点还是23点到1点自然不言而喻了。地支十二宫是依据太阳运动结合北斗运行而定义的,这里我们看得中华历法从来就和北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然十二宫的概念并非自黄帝时代起,因为其他文明也有十二宫的流传,而且古书还记录十二宫的另一种名字:摄提格        单阏        执徐        大荒落        敦牂        协洽        涒滩        作噩       阉茂        大渊献        困敦        赤奋若,这种拗口的名字很有可能是外来语,古代不同的文明都有同样的内容表明有一个共同的文明源头。远古文明只有口传读音没有文字,到了黄帝时代,基于中华文字的创造,中华的先贤们建立了十二宫配十二地支这个具有中华特色的体系。之所以唯有中华有24节气,其他文明只有十二的概念,因为先贤首先建立了阴阳的两分法,因此十二宫两分为24节气。这样可以配合四面以六为节。这就是原始罗盘,故玄空云:先天罗经十二支也。

9.        依据五星之岁星和北斗的天象关系关系把地支十二宫纳入28宿十二次舍体系

    周天划分十二宫为十二次舍,此为以木星运行周期为定。《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岁阴岁阳的一段话,其实这段话应该是那时抄录自上古历法书中的内容编撰而成。依据这段文字,我列表如下:
    自汉代以来大家都认为所谓岁阴是个虚星,假想星运行轨迹和实际木星相反,但是不明白这个虚星用处何在?看了上表我想大家就会明白中华先贤的惊人智慧:
    a)    木星与帝星运行规律相合,定出每宫所辖28宿。
    b)     岁阴就是太岁干支的地支,以此十二支记年其实含有了五行和九星相配,五星有五行五运,北斗为宇宙旺气发源,两者相合将可以帮助计算运气以推万物。关于立年定太岁的原理请参看我的文章玄空阐秘31.
c)        地支十二宫与周天十二次舍通过北斗运行使两个十二宫互相结合起来。例如冬至北斗指地支子宫正中而岁次星纪宫,北斗顺时针运行,岁星逆时针运行,两个十二宫叠加一起互相分割而成24个节点。这24个节点在地为24节气,24山。此为天地相合
    d) 这种高明的处理方式遵循河图法则一六共宗,至简至易至神
    d) 《说卦传》帝出乎震就是指这种北斗帝星和东方岁星的相合关系,携28宿出乎万物于震木东方,非帝星在东方出现也。所以自东方开始顺时针布十天干,然后依照河图数配先天八卦象就的八卦纳甲,则象数合一了。

   e)极大的简化了历法运用时的推算。比如知道今年太岁支是子,那么立刻可以知道木星运行到卯宫,九月晨可见心氐房三宿,无须再计算轨道了,那么对于推命来讲是质的飞跃,在任何环境下都可推算,无须借助计算工具。那些认为干支和星辰没有关系的浅薄论断实在是井底之蛙。
    至此可见,当今不少人批判我中华术数文化,认为比不上西方计算机精确,但是他们忘了先贤有云:智者求同,愚者存异。就是说有智慧的人是寻找根本规律,以简御繁,提纲挈领,万变不出其宗,知变守常;而愚蠢的人却追求不厌其繁,追逐千变万化的外在表现,只会迷失在变化的海洋中。西方文明特征就是通过科研尽量搜集大量数据来提炼规律,要知道宇宙最简单但是也可以变得最复杂, 《五运行大论》中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这句话太重要了,他告诉我们怎么从根本把握宇宙变化的各种幻象,不能从数字上去定义而要归纳现象的属性,如果追逐支末那么你将无法懂得宇宙真理,比如西医出现一个病症就定义一个病名,结果是症状越来越多,病越来越难治。而中医从阴阳之像上把万病都归纳成三阴三阳病,然后辨病开方。不过现在所谓中医学者大家提出“辩证治病”就落入了“以数推”的愚者境地了。而中华先贤依据河洛之用10个数和12个数为像数,就可推演天地万物,有像就有数,有数就有像可定,并且可以装在手掌上计算推演,这点是任何其他文明预测体系无法做到的。西方预测体系必须基于超级计算机大量运算,但是除非你的计算机大到和宇宙一样,否则你无法穷尽所有影响得出准确结果。同样是数字,一个年月日时,中华术数就能在手掌上起盘预测万事万物,西方文明能吗?2013年12月25日这个数字能等同于癸巳年甲子月乙丑日吗?中华术数能通过心易取任意数字预测万事,西方文明能吗?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那些伟大的中华先贤创立的强大推算工具:五行,八卦,干支。如果你原先不明白这个术数体系的由来,难免产生怀疑动摇,那么现在通过我的层层推演,来拨开封存多时的神秘面纱,理解了这个体系的内涵,还有什么怀疑中华文化的优秀呢?

10.        依岁星十二次分四方28宿
依岁星十二次分列东南西北四方列28星宿如下: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苍龙也叫青龙。古人之青色就是天蓝色,故蓝天也称苍天。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朱雀是火凤凰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古人的白虎不是指老虎而是指狮子。公狮称为金狮,母狮就是白虎。金为白色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淮南子。天文训》说:太阴在四中(年支为子午卯酉天元),则岁星行三宿,太阴在四钩(年支为寅申巳亥辰戌丑未人地两元),岁星行二宿。就是说的这个表。观很多对28宿研究文章都从不知晓28宿为何这么分,理从何出,于是一言蔽之:古人迷信也。
    现在有一种论调:古代的28宿设定已经随着岁差而不能用了,所以一切术数都不行了。他们不知道一个准则建立以后,其后只要加上个偏移量就能一直使用,根本无需从新设定。这好比公式中有个初始变量,然后不断叠加运算而根本无需改变公式逻辑。
    在中华历法中你会看到北斗的重要地位,五星日月运动都必须结合北斗来观察,所以古人云:玄机御衡,以齐七政

下一篇:

 

 

先天十二支

【详解】据《历法资料》:“相传天皇氏创干支,伏羲氏作甲历,黄帝氏命大挠作甲子,太吴氏设历正,颛顼氏作新历,帝尧氏命义和敬授人时,期三百有六旬又六日,以闰月定四时而成岁。夏后氏颁夏历为中国正朔之唯一标本。”由此可见,先天十二支是源于天皇氏创干支。

历法资料是科学的最靠得住的历史资料。夏后氏颁的夏历,即中国自古迄今用的农历,是根据黄道和白道推算的阴阳合历。虽然经过了多次的改变推算方法,如明代的大明历和清代的授时历。倡“期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定四时”,与现在的“期三百六十五日余”,基本上仅相差毫厘,可说是没有改变。

期三百六十六日,是用土圭观日影的日景方位订定的。正朔,也是用土圭观月影的极星方位订定的。所以在帝尧时中国就已经有了土圭和土圭法。

《周记》说:“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东晋郭璞《葬书》说:“土圭测其方位,玉尺度其遐迩。”《阴契阳符》说:“……而土圭有神器之称。” 说明了周朝、东晋、宋代都用土圭,直到民国初年,民间用来校正时钟的日昝,还是土圭沿用下来改进的。不过汉代司南以前的土圭是日景方位,因为还没有发现磁针。司南,六壬盘以后(发现了磁石)的土圭是磁针方位。无论是哪一种土圭的盘面都是用十二支注记方位而不是用先天八卦注记方位而且十二支是天皇氏所作,先天八卦是伏羲氏所作,天皇氏先于伏羲氏,所以十二支先于先天八卦的创作。所以先天八卦的方位可能是根据十二支方位订定的,若说是先天十二支源于先天八卦是不正确的。

孔安国《周易注》说:“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列于背,其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从其类。”因而洛书是夏代所作,更是后于天皇氏的作干支。明代徐善继《人子须知》说:“天干源于河图,地支源于洛书。”更加是不正确的。

十二地支命名为先天十二支,也是不恰当的,既有先天十二支,就应该有后天十二支,没有后天十二支,就应称为十二支,不应称为先天十二支。

十二支命名,蔡邕《独断》说:“支,枝也,其名一十有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是也。”

十二支含义,《史记·律书》有这样说:“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丑者,纽也,言阳气在上未降,万物尼纽未敢出也。寅,言万物始生,然也。卯,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盛也。辰者,言万物之娠也。已者,言阳气之巳尽也。午者,阴阳交也。未者,言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者,言阴用事申贼万物也。酉者,万物之老也。戍者,言万物尽减也。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

image.png

十二月建十二支配卦:

《协纪》有云:

    正月建寅,泰卦。月令孟春。郑注曰:孟春者,日月会于娵訾,而斗建寅之辰也。正月三阳之月。泰,三阳之卦,故以配之。

    二月建卯,大壮卦。月令仲春。郑注曰:仲春者,日月会于降娄而斗建卯之辰也。二月,四阳之月。大壮,四阳之卦,故以配之。

    三月建辰,夬卦。月令季春。郑注曰:季春者,日月会于大梁而斗建辰之辰也。三月,五阳之月。夬,五阳之卦,故以配之。

四月建巳,乾卦。月令孟夏。郑注曰:孟夏者,日月会于实沉而斗建巳之辰也。四月,纯阳之月。乾,纯阳之卦,故以配之。

    五月建午,卦姤。月令仲夏。郑注曰:仲夏者,日月会于鹑首而斗建午之辰也。夏至,一阴始生。姤,一阴之卦,故以配之。

六月建未,遁,二阴之卦,故以配之。

七月建申,否卦。月令孟秋。郑注曰:孟秋者,日月会于鹑尾而斗建申之辰也。七月,三阴之卦,故以配之。

八月建酉,观卦。月令仲秋。郑注曰:仲秋者,日月会于寿星而斗建酉之辰也。八月,四阴之月。观,四阴之卦,故以配之。

九月建戌,剥卦。月令季秋。郑注曰:季秋者,日月会于大火而斗建戊之辰也。九月,五阴之月。剥,五阴之卦,故以配之。

十月建亥,坤卦。月令孟冬。郑注曰:孟冬者,日月会于析木而斗建亥之辰也。十月,纯阴之月。坤,纯阴之卦,故以配之。

十一月建子,复卦。月令,仲冬。郑注曰:仲冬者,日月会于星纪而斗建子之辰也。十一月,冬至,一阳始生。复,一阳之卦,故以配之。

十二月建丑,临卦。月令季冬。郑注曰:季冬者,日月会于玄枵而斗建丑之辰也。十二月二阳之月。临,二阳之卦,故以配之。

按:日月所会之宫,叫做“月将”也称“十二宫次”。详第四十四层。月建,是北斗的杓、衡或魁所指十二支的位置。即昏建用北斗的杓,夜半建用北斗的衡,平旦(天亮)建用北斗的魁所指。正月指寅,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四月指巳……。

 辟卦,是说明十二月即十二支阴阳消长的消息卦,是乾坤二卦阳长阴消,阴长阳消终而复始循环互变的过程卦。阳长阴消是自复卦一阳始,二阳临,三阳泰,四阳大壮,五阳夬,纯阳乾卦。阴长阳消是自姤卦一阴始,二阴遁,三阴否,四阴观,五阴剥而纯阴坤。十二支是阳始于子而终于巳为乾,阴始于午而终于亥为坤。

《青囊奥语》云:“左行为阳子丑至戍亥,右行为阴午巳至申未,雌与雄,交会合玄空,雄与雌,玄空卦内寻。”是郭杨曾古代地理术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对龙砂水在十二支气方面雌雄交会所分的阴阳。

十二支生肖,《考原》曰:“十二辰禽象、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其说相沿已久,莫知其所由来,虽于经典无见,然后传记子史考之,则不独宋以后也。如韩愈《毛颖传》谓:“食于卯地。”《祭张员外文》谓:“虎取而去,来寅其征。”则唐时有之矣。《管略传》: “推东方朔龙蛇之占,以为变化相推,会于辰巳。”当昌于、姜姓之国。”又释《春秋》谓:“观之六四,纳得辛未,辛为巽,长女。未为羊,羊加女为姜。则是周时又有之也。”

至于二十八宿为禽象,则近代方有之。意者,因十二辰所取而附会其说耳。何则?十二辰以子午卯酉为四中宫,故一宫各管三象。子宫女虚危。虚星居中,故为鼠之本象。女为蝠,危为燕,取其似鼠者以配之也。卯宫氏房心,房星居中,故为兔之本象。氏为貉,心为狐,则取其似兔者以配之也。午宫柳星张,星居中,故为马之本象。柳为獐,张为鹿,则取其似马者以配之也。酉宫胃昴毕,昴星居中,故为鸡之本象。胃为雉,毕为鸟,则取其似鸡者以配之也。其余寅申巳亥辰戊丑未八宫,则各管两象而以近中宫者为主,辰宫亢近中宫,故为龙之本象。角居其旁,则取蛟为龙之类以配之。寅宫尾近中宫,故为虎之本象。箕居其旁,则取豹为虎之类以配之。丑宫牛居中宫,故为牛之本象。斗居其旁,则取獬为牛之类以配之。亥宫室近中宫,故为牛之本象。壁居其旁,则取犴为羊之类以配之。巳宫毕近中宫,故为蛇之本象。轸居其旁,则取蚓为蛇之类以配之也。这是说明十二支生肖的由来已古,及其取象于二十八宿象形。

干支五行。

    《协纪》六经论五行者,始见于《尚书·洪范》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大禹谟》曰:“水火金土木,谷惟修其源,起于河图洛书数。”合河图之一六,水也。二七,火也。三八,木也。四九,金也。五十,土也。在图则左旋而相坐,在书则右转而相克也。然土于图书为五十中宫之数,无定位,无专体者也。惟《吕氏春秋》则以土直季夏之月,以顺相生之序。《白虎通》又以土直辰戌丑未之四季,而分旺于四时。文王后天图象,坤艮二土独居夏秋冬春之交,则以火必得土而后能成金,水必得土而后能生木也。今按行也者,言其行于地者也。质行于地而气通于天,数之有五矣,故曰五行也。地者,土也,以其对天言之则曰地,以其质言之固土也。土之为四行君也,固也。君则不专其司,不居其部,是故以火之克金而秋乃承夏令也。则谓既有四方,必有中央,而中央固土也,可以嗣火之老而生金也。以春秋冬夏之遽嬗,四行转多而土转少也,则谓季月必辰戌丑未,而辰戌丑未固土也。减十二日以与本令,余十八日为土王用事,则各七十二日也。坤艮二土居四季之交,为土之真体,则后天图象明之。乾巽二方据魁罡之户,视土之用神。则《素问运气》详之。土之君乎四行也,番矣。此犹皆为有象者也。若其无象可示者,则寅申巳亥子午卯酉则无一之离乎土矣。何也?非土则水火金木不能以行,其能以行者,皆土也。”

这一段说明了五行的来源和它们相互的关系。《协纪》:“干支五行,天干,则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已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地支,则寅卯属木,配东方也?已午未属火,配南方也。申酉戍属金,配西方也。亥子丑属水,配北方也。五星象又以寅亥属木,卯戍火,辰酉属金,子丑属土。而午则为日,未则为月者,则以子丑在下,故为土。午未在上,故为日月。寅卯辰巳申酉戊亥分布左右,则为四时之流行于天地之间,故以左右之合宫而别为木、火、金、水之序也。”

     上述的地支五行,一为方位五行,寅卯辰三方处于东方属木,己午未三方处于南方而属火,申酉戍三方处于西而属金,亥子丑三方处于北而属水。一为星家五行,以十二支掌部位,午未在上为日月,子丑在下为土,对宫相合(寅亥合,卯戍合,辰酉合,巳申合),子丑合即为化气五行。

十二支五行的系统是庞大而复杂的。综合诸术家五行大概有:

一、正体五行,简称正五行,另称老五行,是诸家通用的基本五行。

二、洪范五行,是日家专用以遁龙墓运的五行。

三、八卦五行,是后天八卦的纳甲五行。

四、玄空五行,是近代地理术家消纳水神五行,其中有大玄空和小玄空的区别。

五、浑天五行,其中有盈缩龙五行和浑天星度五行。

六、双山五行,是杨筠松创的天盘消砂纳水五行。

七、化气五行,其中有天干五合化气,地支三合化气,地支六合化气五行。

八、四经五行,是近代地理术者误解曾文辿《天玉经序》的天地父母卦、大玄空消纳五行。

九、斗首五行,是《钦定协纪》折除的,以天干五合化气五行分属的五行。如甲己化土,把甲由正五行属木,改为斗首五行属土。丙辛化水,把丙由正五行属火,辛由正五行属金,都改为斗首五行而属水。这种五行自古迄今在广东一带的日家仍然流行,如兴宁的《罗家通书》择日的课格,就可看到四柱上面标写的“破”“廉” “元”……等的斗首五行。

   此外,干支五行还有二十八宿消峰五行以及禽星五行……等,不胜枚举。

十二支五行,以正体五行为术家基本的应用最为广泛的五行。其次就要推郭杨曾古代地理术天盘的双山三合五行了。兹分别介绍于下:

一、正体五行。

十二支正五行: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戊丑未属土。

十天干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八卦五行:坎属水,震巽属木,离属火,兑乾属金,坤艮属土。

十二支奇偶阴阳:奇数,子寅辰午申戊属阳。偶数,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十二支五行阴阳:东方木,寅为阳,卯为阴。南方火,巳为阴,午为阳。西方金,申为阳,酉为阴。北方水,亥为阴,子为阳。中央土,辰戊为阳,丑未为阴。

十二支方位:东方,寅卯辰。南方,巳午未。西方,申酉戍。北方,亥子丑。

十二支三合及化气:申子辰三合化水,寅午戍三合化火,巳酉丑三合化金,亥卯未三合化木。

十二支三合煞方:申子辰年月日时,煞南方巳午未。巳为劫煞,午为灾煞,未为岁煞,合称三煞。

寅午戊年月日时,煞北方亥子丑。亥为劫煞,子为灾煞,丑为岁煞,合称三煞。

巳酉丑年月日时,煞东方寅卯辰。寅为劫煞,卯为灾煞,辰为岁煞,合称三煞。

十二支六合及化气:子丑相合化土,寅亥相合化木,卯戍相合化火,辰酉相合化金,巳申相合化水,午未相合化土。

十二支六冲:子午相冲,卯酉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戊相冲,丑未相冲。所谓相冲,是子冲午,酉冲卯。因为子属水午属火,水能克火,火不能克水,金可以克木,木不可以克金,即所谓“东冲西不动,南冲北不移。”

十二支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酉戊相害,申亥相害。

十二支三刑:子刑卯,卯刑子。丑刑戍,戍刑未,未刑丑。寅刑巳,巳刑申,申刑寅。

十二支配天干禄和刃(乾坤艮巽没有禄刃,己戊的禄刃寄于丙丁):甲,禄在寅,刃在卯。乙,禄在卯,刃在辰。丙(戊)禄在巳,刃在午。丁(己),禄在午,刃在申。庚,禄在申,刃在酉。辛,禄在酉,刃在戍。壬,禄在亥,刃在子。癸,禄在子,刃在丑。

十二支天马:子马寅,丑马亥,寅马申,卯马巳,辰马寅,巳马亥,午马申,未马巳,申马寅,酉马亥,戊马申,亥马巳。

十二支配天干阳贵人:甲贵未,乙贵申,丙贵酉,丁贵亥,戊贵丑,己贵子,庚贵丑,辛贵寅,壬贵卯,癸贵巳。阳贵人冬至后从未宫起贵顺推,辰戍为天罗地网不入贵人。

十二支配天干阴贵人:甲贵丑,乙贵子,丙贵亥,丁贵酉,戊贵未,己贵申,庚贵未,辛贵午,壬贵巳,癸贵卯。阴贵人夏至后从丑宫起贵人逆推,辰戍不入贵人。

十二支记年月日时:《周礼》“十日之号,十有二辰之号,十有二月之号,十月二岁之号……”“十日之号”,是指日辰配十天干而言。“十有二辰”,就是指十二地支。记年: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年称为子年,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年称为丑年。余类推称为寅年卯年辰年巳年……亥年。

记月,称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亥月。

记日,称为子日丑日寅日卯日……亥日。

记时,称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亥时。

二十四小时配十二时辰:子时,午夜十二时至凌晨一时。丑时,一时至三时。寅时,三时至五时。卯时,五时至七时。辰时,七时至九时。巳时,九时至十一时。午时,十一时至十三时。未时,十三时十五时,申时,十五时至十七时。酉时,十七时至十九时。戍时,十九时至二十一时。亥时,二十一时至二十三时,二十三时至零时为夜子时。

二、双山五行

   中国地理术以郭杨曾地理术为正统,从唐宋以后的诸家近代地理术者,莫不以称“杨公真传”为荣。双山五行,是杨筠松首创消砂纳水的五行,在郭杨曾地理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代地理术者都不理解双山,所以有必要介绍一下双山五行。

 中国罗盘的始祖——土圭,只有十二地支的十二个方位,自发明了磁针的六壬盘以后,就加上了八干四维共有二十四个方位。即现在通称的二十四山向。《天玉经》说:“先天罗盘十二支,后天加上干和维,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

 所谓双山,是指天盘二十四山以一干(维)辅一地支的称呼。即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戍,乾亥,是以地盘十二支气为根本的双山。也就是说,天盘壬子是地盘子气,癸丑是丑气,艮寅是寅气……余此类推,天盘乾亥是地盘亥气。在地盘是一干(维)辅二地支,即壬右半宫辅亥支,左半宫辅子支。癸右半宫辅子支,左半宫辅丑支……八干四维本宫是不代表生气的。在天盘是一干(维)辅一地支的。即壬辅子、癸辅丑、艮辅寅……乾辅亥。八干四维也是不代表生气的。

image.png

双山五行,本名双山三合五行。由于它的五行属性产生于四局(水火金木)的生旺墓三合,所以称为三合五行。

水局的长生在申,帝旺在子,墓库在辰。申子辰是三合水局。由于天盘的壬子与地盘子宫同宫,坤申与申宫同宫,乙辰与辰宫同宫,所以坤壬乙也是属水。

火局的长生在寅,帝旺在午,墓库在戌。寅午戌是三合火局。由于天盘的艮寅与地盘的寅宫同宫,丙午与午宫殿同宫,辛戌与戌宫同宫,所以艮丙辛也是属火。

金局的长生在巳,帝旺在酉,墓库在丑。巳酉丑是三合金局。由于天盘的巽巳与地盘巳宫同宫,庚酉与酉宫同宫,癸丑与丑宫同宫,所以巽庚癸也是属金。

木局的长生在亥,帝旺在卯,墓库在未,亥卯未是三合木局。由于天盘的乾亥与地盘的亥宫同宫,甲卯与卯宫同宫,丁未与未宫同宫,所以乾甲丁也是属木。

土局位于中央没有方位,由于地母坤土与水局长生申是同宫,因此土局同水局,双山三合五行只有四行,而没有土行。

要特别注意的,双山三合五行是杨筠松晚年为便于消砂纳水而增添的天盘,因此地盘、七十二龙、天盘这三个盘称为杨盘,而人盘、十二天星二盘被称为赖(布衣)盘(详第三十五、三十九层)。因此只有天盘有双山三合五行,地盘是没有双山的,人盘虽有双山却没有双山的名目,更没有双山三合五行。

明代王彻莹《地理直指原真》、清代赵九峰《地理五诀》用地盘双山立向,丙午丙兼巳,壬子向壬兼亥,庚酉向庚兼申,甲卯向甲兼寅,所谓舍刃就禄是不合法的,因为他所谓立帝旺向,其实是立的临官向,接的是临官堂气。王赵的消水称四库为丑艮、未坤、辰巽、戌乾是人盘的双山,不是三合,丑艮属金,未坤属木,辰巽属水,戌乾属火,尤其不合双山三合五行。这些都是千百年地理术遗留的错误问题。

十二地支是中国罗盘的核心,它象征并标示着整个自然界的静止、运动和变化规律。较之先后天八卦的体用有十二比八的细致和全面性。广泛用于择日术、预测术和命理……各个术数方面。在地理术方面,除用于择日外,无论是选址点穴、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布局、排(放)水、开山立向、坐穴、分金、坐度,莫不依此为基准。二十四山向的干维,只不过是起辅佐十二地支的作用。

先天罗经十二支,后天再用干与维,

八干四维辅支位,子母公孙同此推。 

 此节的前三句,世人多半认为其中藏有什么巨大机密,而以天机秘诀视之,其实这里曾师真的只是说明罗经上二十四山的来由而已。先以十二地支顺排,而后再以八天干﹙戊己入中宫不用﹚及乾坤艮巽四维卦来辅助之,这样罗经上的地盘二十四山定位就大功告成了。

而真正的天机秘诀其实是在第四句上,「子母公孙同此推」岂非明明白白指出,「子母公孙」的推演一样是在这二十四山地盘之上呀!

那到底什么是「子母公孙」呢?其实这就是风水秘诀的「玄空大卦」是也!

所谓「子母」者,乃指乾坤生六子而言。研「易」者皆知,八卦是由乾卦而来,而乾本为纯阳一气,于阳极后反阴乃成坤卦,至此而天地初分,阴阳并列。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虽相对但却渺无生机,于是乎阴阳开始相合,乾坤开始交媾,天地才生生而不息矣!﹙此即圣经所谓亚当与夏娃之论,可见东西方的哲理名异却实同矣!﹚

而「易」之交构即是「抽爻换象」,于是坤体得一乾气,依序而生震坎艮三阳卦,而乾气亦得一坤质,依序而生巽离兑三阴卦,故而乾坤为六卦之父母,而震坎艮巽离兑则为其所生之六子,于是「父母子息」乃成定论,此亦「先天八卦」之推理矣。

「子母」之理既明,而「公孙」所指又为何者呢?在风水理论是按易经原理演变的,而易理中乾坤父母阴阳相合而生震坎艮巽离兑六子后,至六子长成时,自然亦会再阴阳相合而生化后代,于是「先天八卦」便会再两两相交而生成玄空风水大卦,此真正自古玄空风水于脉外不传的大秘密也!

此图奥秘无穷,非深得「风水心法」者不能贯通。「先天八卦」每卦各有三爻,合八卦共二十四爻,「玄空风水大卦」即由此二十四爻推演而来,而此二十四爻正合二十四山之数,故经曰「同此推」,亦指二者共用一盘而推也!

而卦之三爻根据「易」之「阳顺阴逆」原则,于二十四山便逆布之。注意!此段中藏有「理气心法」之至理,大家切不可轻看!

八卦二十四爻山交媾后共生成玄空风水大卦,并且一定是四阳卦或四阴卦,此亦「易」之「阴阳分用」原则的自然体现。 

因二十四山玄空风水大卦为八卦所生之,故名为「孙」,而乾坤两卦便升格为「公」,此即经文「子母公孙」之真正意义也!由此可知曾师着「青囊序」实乃字字珠机,若不得风水心法而读之真如天书无字矣!

 


本文网址:http://www.deyige.net/product/604.html

关键词: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通济街 联系方式:18678237063 微信号:Liye18678237063 邮箱:2311207025@qq.com

copyright © 2019-2020 all rights teserved

热推产品  |  主营区域: 江苏 吴中 太仓 常熟 昆山 吴江 天津 武汉 上海 北京
  • 在线客服
  • 联系电话
    18678237063
  • 在线留言
  • 微信
  • 在线咨询
    欢迎给我们留言
    请在此输入留言内容,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姓名
    联系人
    电话
    座机/手机号码
    邮箱
    邮箱
    地址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