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水法(二)节选
原文:龙真局备砂水环,攀龙附凤良非难。
真龙迢迢穴奇巧,到头伪气非纯完。
三阳六秀砂水助,博龙合矩方为官。
文成公刘伯温注:
如阴龙行度到头是阳,为伪气。然向局砂水俱是阴,主初年平福,一博至阴,则合矩而为官矣。
幼竹山人曾怀贤注:
行龙体势真实不假、局势完备、山环水抱,要飞黄腾达,并非困难。
遥远而来的真龙,结穴环境非常奇巧,可是阴脉受胎,至生育之所却反阳气,其气机有点虚伪、不是纯粹完美,若有丙午丁水神、六秀山峦帮助,换取时间到了阴年(例如,木气受胎等候亥卯未年,金气受胎等候巳酉丑年)则合天地规矩而发福矣。
重要论点:
先贤云:龙穴本无善恶,唯以砂水为吉凶,水之来去合法、则砂之吉凶方见。若水神出入不合法,砂体虽似尖笔、龙凤、亦不足取,正如女人本身无贵贱,而其贵其贱,唯视夫之贵贱以为贵贱,未有夫贵而妻不贵者。
故择地一以认水为要用,盖砂有吉凶者,非以气言、以形言也。如圆正端方、曲屈活动为吉。尖斜破碎欹侧走竄(cuan)为凶。曲折之玄、缠绕回环为吉,箭割穿射、斜飞倾跌为凶。皆指山水形状以作吉凶者,若以气而论之,有何美恶哉。唯得其生旺则吉,休囚则凶矣。
左衿先师常言:砂无吉凶,视水为吉凶,以予论之、水亦无吉凶,以向为吉凶。盖砂之吉凶从水,而水之吉凶从向。若一不合则砂头水神、皆入休囚死绝而无用矣。故砂虽吉、而水凶,将生百恶,穴虽凶、而水吉,尚集诸祥。水神出入、一不合法,则砂虽纯粹温良,亦不能生吉,而反招百祸,是凶咎之应,唯于水神上致之。
杨公能救人贫贱者,岂与人别寻善地,以救人之贫哉。经云:有绝水、无绝地,无绝穴、有绝向,正以此也。请参考酌之.......
齐鲁隐士李也注:
曾氏对“真龙迢迢穴奇巧,到头伪气非纯完。三阳六秀砂水助,博
龙合矩方为官”的解释,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符合风水理法的。对“文成公刘伯温注释”的解释,更是望文生义、像中学生一样只从字面上解释,没有风水学理,以致抄写一段不太合题的先贤论述勉强凑数,这不应该
是曾氏风水理学造诣应有的水平。末学浅释如下,请读者诸君自己自断
哪一钟解释更加合理。
来龙真切、局势完备、砂水环绕、符合规矩,则催发富贵寿丁不是困难的事。
若真龙从远方而来、穴场局势也很好,只是到头结穴时忽然变局——真行伪落,这就不是纯粹完美的情况了。
三阳、六秀砂水助力远方来龙(只是不符合结穴时忽然变局的这一段),待到博换至砂水符合规矩的后龙阶段时,就可得到富贵了。
先贤刘伯温的解释非常明确:“如阴龙行度到头是阳,为伪气。然向局砂水俱是阴,主初年平福,一博至阴,则合矩而为官矣”。
只要读者诸君认真回忆一下《评龙章》中关于“真行伪落”和“伪行真落”的部分(经文后段“真龙伪落为变局,龙钟穴的难推移。砂秀水朝为吉助,剥龙合向登云衢。伪行真落虽速发,但恐换骨有兴衰”)。就很容易看出曾氏之误,也很容易理解这段经文了。
原文:正面特朝固为美,傍朝合吉梯云端。
协吉
抱城绕穴须为吉,直流合矩朝天关。
来似之玄抱如带,流非吉位家贫寒。
反似弯弓直如泻,庚震六秀多官班。
文成公刘伯温注:
天关即帝关也,时师之看水法,见有正朝者、抱绕者、之玄而来者,则必鉴赏不足而号为吉水矣。
见有傍朝者、直流者、弯亏而泻去者,则必目为凶水而厌弃不顾矣。
不知善观地理者,只论龙之真不真,水法之合天星、不合天星耳。如形局与天星俱合,是为两全。倘不可兼,宁傍朝而合,毋宁特朝而不合;宁直流而合,毋宁抱绕而不合;宁反弯直泻而合,毋宁之玄带环而不合。盖合则吉,不合则凶。不当拘泥于形局之间也。论至于斯,亦足以尽水法之大都矣。
幼竹山人曾怀贤注:
正面有特异的山峰相对峙,后送更朝迎,固主富贵美妙荣光,若是
左出右出,案正山齐、构筑吉利的阶梯,不必正对,亦可兴发盛旺。
龙行起伏有美恶,吉凶祸福此中生,天造地设的龙穴,风藏气聚(藏风无蚁、气聚无水)布势成局,自有侍卫拥从,则砂水莫不应对符合。
若是分龙之际,有随龙之水、一同发源,此处谓之“天关”或“元关”,这是配龙之水,如真夫真妇、亲切依偎,荣光非常,令人叹羡。
《玉髓真经》说:“龙穴逢水、穴方止,无水拦住、去不穷,上无分水、来龙不真,下无合水、气散不聚”。
龙的结穴、有水自左流向右去、或自右流向左去,皆要水势弯环抱穴,如绕带最美,又要下砂拦水有力。
穴依龙以乘内气,向以水以乘外气,以水定向时,须看归路阴阳(归路即出水口)。
立向的方式:
第一观看水的左旋、右旋。
第二观看明堂局。
第三求证在水口,而后立向才不会失误。
所说左、右旋的意思是:有水自左流右去,则是左旋水。左旋水是阳气,甲庚丙壬之气的流行。
右水流左去,则是右旋水。右旋水是阴气,乙辛癸丁之气的流行。
但观看水的来源,则是由向方来决定的,其次观察明堂而求证于水口者,所以定水之来源,然后便知立向的正确方法了。穴前之水形势不同,以致所应吉凶亦截然不同。其吉水者:有朝怀水、聚面水、荡胸水、拱背水、入口水、九曲水、腰带水、仓板水、融储水、回流水、暗拱水等。
凶水者:有曝面水、冲心、射肋、裹头、牵鼻、穿臂、反身、割脚、漏腮、淋头、交剑、卷帘、反跳、形杀等。
又,左旋甲庚丙壬阳龙和乙辛癸丁阴龙,出水口都是观看辰戌丑未墓口。
所说、辰戌丑未墓口者,属四大局水法。
亥卯未木局、或称甲癸局,金羊收癸甲之灵。
1、旺向:水由左方乾亥长生发源,设甲卯旺向,左旋丁未墓口出水。
2、生向:水由右方甲卯帝旺发源,设乾亥生向,右旋丁未墓口出水。
3、墓向:分别由左方甲卯帝旺、右方乾亥长生,左右两水相交在丁
未墓口合流而去。
寅午戌火局、或称乙丙局,乙丙交而趋戌。
1、旺向:水由左方艮寅长生发源,设丙午旺向,左旋辛戌墓口出水。
2、生向:水由右方丙午帝旺发源,设艮寅生向,右旋辛戌墓口出水。
3、墓向:分别由左方丙午帝旺、右方艮寅长生,左右两水相交在辛戌墓口合流而去。
巳酉丑金局、或称丁庚局,斗牛纳丁庚之气。
1、旺向:水由左方巽巳长生发源,设庚酉帝旺向,左旋癸丑墓口出水。
2、生向:水由右方庚酉帝旺发源,设巽巳长生向,右旋癸丑墓口出水。
3、墓向:分别由左方庚酉帝旺、右方巽巳长生,左右两水相交在癸丑墓口合流而去。
申子辰水局、或称辛壬局,辛壬会而聚辰。
1、旺向:水由左方坤申长生发源,设壬子帝旺向,左旋乙辰墓口出水。
2、生向:水由右方壬子帝旺发源,设坤申长生向,右旋乙辰墓口出水。
3、墓向:分别由左方壬子帝旺、右方坤申长生,左右两水相交在乙辰墓口合流而去。
古贤皆指、“图后嗣(求人口)弃旺迎生”、“求富贵(求财)弃生朝旺”。
至于赖公及经典都强调、辰戌丑未、亢娄牛鬼四个金煞,不论在山在水,在程序上所酿成的灾祸更是骇人,且四大局水法所属辰戌丑未墓口,或单行,更不能例外于四金煞,如何两全其美、而不冲突,笔者的作法是以衰、病、死的位置调适,以避金煞锋芒。
要而言之、地理家以“风水”二字称作地理的名称,就是引用古贤郭璞所说“葬者,乘生气也”的意义。而生气从何处了解?“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说,要得水、要藏风。
齐鲁隐士李也注:
曾氏对此段的解释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只要稍读一下刘伯温的释义,亦不至于文不对题、词不达意。末学甚至怀疑,曾氏未完成对全部天星经文的注释,后面的一部分是另有他人模仿曾氏所作。
堂前来水正面特朝,固然是最好的,若是傍朝之水也能合乎规矩,同样能催发富贵(“梯云端”即登上云端之意,比喻同样能获得极其高的富贵程度)。
“抱城绕穴”之水为有情水,肯定是吉祥的,直流直泄(形象显凶)之水,若合乎规矩,一样能朝见帝关(“朝见帝关”比喻取得极高的官贵),获得富贵。
纵然来水似之玄、似玉带般形美,若来去之方不是合乎规矩的吉位,也会家道贫寒衰微,不能兴发富贵。
即使是反弓、直泄一样的形凶之水,若流到三吉、六秀等合乎规矩的吉位,也会催发富贵(“多官班”比喻后人多获得高官厚禄)。
梯云端、朝天关、家贫寒、多官班,皆比喻也。
先贤刘伯温释义说:“天关”既是“帝关”,“朝天关”就是指觐见、朝见帝王”,比喻官位之高。
当下的风水师一看见正朝之水、抱绕之水、之玄之水等形状美好的来水,就缺乏仔细鉴赏而盲目地看作是吉水、好水(这是不正确的)。
一见到从斜侧朝来之水、直流直泄之水、弓背水等形恶之水,就必定看作凶水而厌恶、放弃、不顾惜(这也是不正确的)。
不知道高明的风水师,只重视和论证来龙真不真、水法合不合天星规矩。若水的形状和理气都与天星符合,是两全其美。
若两者不可兼得,宁要虽斜侧朝来、但合乎天星规矩者,不要虽正面朝来、而不合天星规矩者;宁要直流、而合乎天星规矩者,不要抱绕、但不合天星规矩者;宁要反弓直泻、而合乎天星规矩者,不要之玄环抱、但而不合天星规矩者。
因为合乎规矩则吉,不合乎规矩则凶。绝不要拘泥于水的表面形局。水法论述到这里,也足够说尽水法大概的最重要的学理和内容了。
概括起来一句话,水法要讲究与龙穴相配、合乎规矩为至要(因为水与龙、穴是一体的)。
原文:穴高朝流要长远,富贵易至人安康。
朝流高低与穴等,骤发富贵非为难。
文成公刘伯温注:
是犹卜氏所谓山称水、水称山之说也。
幼竹山人曾怀贤注:
龙穴体段在高度处所,受穴之山与朝迎之山相对,配得上对称,受穴之山为主,朝迎之山为宾。
最要紧的是,主宾形势相称、情意相孚,切忌宾山凌主,性情背驰。地理、与人事不远,人的性情不同,而向背之道可见。
宾山向我者,必有周旋相对待之意,背我者必有厌弃不顾之状。
凡是相对如主宾、相恋如夫妇、相亲相爱如兄弟骨肉,这都是向我之情。
凡是相视如仇敌,相背如路人,相忌相嫉如仇人逆寇,这都是背我之情。
众山相聚、受穴之山,必独尊贵,且左右护送诸山皆缠从、拱揖,则如赖公所云“富贵易致人安康、骤发官贵非为难”。亦犹卜则巍先生所言“山水相配、相称”也。
齐鲁隐士李也注:
此言来水朝流的远近、要与穴位高低相称。穴位高、则来水要长远;反之,穴位低、则来水要近。这样就会“富贵易至人安康”。来水的与穴位在同一个高度上,则“骤发富贵非为难”。
原文:催官秘诀止于斯,慎勿浪与时人传。
文成公刘伯温注:
即此水法一诀,有无穷之妙焉,有能够触类变通、而龙穴砂之理可一以贯之。
幼竹山人曾怀贤注:
就此催官水法一章,其秘诀有其无尽的义理精奥,已通论完成。希望小心谨慎、不要随便传予心术不正之人。
若有人能够触类旁通,把近同的理论相互通解,则龙、穴、砂各章的学理,可与水法连接贯通矣。
齐鲁隐士李也注:
天星催官水法大量汲取了“三合水法”《天机赋》(《玉尺经》之二)的精华,是三合杨公水法的发展、提升和该进。其要点是净阴净阳、水与龙穴“合矩”。故杨公水法《天机赋》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特录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