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秘笈中被篡改的“通天宝窍”
风水名著《地理四十段》(明.李德徵著)首段云:“看地有一大窍。得其窍,头头是道;不得窍,说来说去,总是说梦”。
清代风水明师张九仪认为:若得大窍,见到峦头,如梧桐、芍药枝等,固为美龙,即使见到童、断、石、过、独,亦为美龙。论理气:丙、丁、卯、巽、亥等,固为美龙;即使见到辰、戌、丑、未、乾、坤等亦为美龙。
清代张九仪《地理真传》透露:“但以理气大窍,不敢轻泄。峦头大窍,不妨略露一斑”。奥窍是:“看龙峦头,先看用神。用神起自祖山,则龙结初落;用神起自尽头,则龙结末落;用神起自左右帐角,则龙结分落;用神起自行龙半路,则龙结腰落。把定此窍看龙,龙从何处走闪。合以理气大窍。见用神性火,则龙第一取透土,火来生土,用神为生气;次取透火,火来比火,用神为旺气;再次取透水,水去克火,用神为妻财。见用神性水,则龙第一取透木,水来生木,用神为生气;次取透水,水来比水,用神为旺气;再次取透土,土去克水,用神为妻财”。
“三神应验。生气——发科甲、人丁;旺气——发科贡、丁财;妻财——发财帛。造物祸福之机,任我推移,山川鬼神不得主持”。
《穿山透地真传》中说:凡事得真传,必得真窍,方得真验。就像释迦牟尼佛和老子两位圣人一样,其真传都明明白白写在经典上,只是一般人悟不出其中的诀窍,遂不能入门。现在的堪舆(风水)也是这个道理。
《穿山透地真传》所载风水诗诀:
先识穿山虎,方行透地龙;
浑天开宝镜,金水月相逢。
清代风水明师张九仪认为:“四句二十字,字字金针,乃风水大窍”。
要仔细研悟“先识”、“方行”、“相逢”三个词语,是说“宝镜”中的一串事。全面表述应当是“先识穿山二十四虎,方行放棺透地龙;龙虎浑天开宝镜,窍在金水月相逢”。若人们真正知道镜内相逢之处,则“造化在手(创造化育生长在我掌握之中),任我推移,即山川鬼神亦不得自为主持”。
风水有金木水火土五大局,以火局为例说明:
假如穿得二十四山,此处山头结成火局。若开穴放棺,透地得土龙,是外火来生内土,为生气或食神。相逢得吉,主发科甲、显官、旺人丁;
若开穴放棺,透地得火龙,是外火来助内火,为比肩、旺神。相逢得吉,主发丁、发财,白衣做官(平民做官);
若开穴放棺,透地得水龙,是内水去克外火,为妻财或奴砂。相逢亦吉,主发财帛、发人丁,为官得厚禄;
若开穴放棺,透地得木龙,是内木出生外火,为泄气或退气。相逢不吉,主退财败家、家道萧条;
若开穴放棺,透地得金龙,是外火来克内金,为煞气或破鬼。相逢大凶,主灭绝,出盗贼、犯命案、杀人或被杀。
为福为祸,总在浑天镜中;穿之透之,造化在我手中。
并在最后总结强调“砂不清,虽得真龙,不能得正穴;即使得正穴,也不能得真向。这是真正的穿透之法,是至理真言也”。
前面论述的是“穿透龙法”,讲的都是“开穴放棺,透地得×龙”等等,最后总结强调的却是“砂不清,虽得真龙,不能得正穴;即使得正穴,也不能得真向......”前后不符,一目了然。
其实,也没错。张先贤以上所述,真是经典正宗的赖公“穿透砂法”,不是穿透龙法。
“先识穿山虎,方行透地龙;浑天开宝镜,金水月相逢”二十字诗决,是宋朝风水大师陈彦绎对赖公天星风水砂法的概括,是关于天星砂法的“穿透秘诀”(末学将其命名为“穿透砂诀”),并不是关于天星龙法的“穿透秘诀”。
真正的赖公天星龙法“穿透秘诀”(末学将其命名为“穿透龙诀”)是:
透地龙是魄,穿山虎是魂;
若将魂就魄,阴鬼化阳神。
魂魄即相就,血脉自相亲;
水是山血脉,定要吉星临。
令人不解的是:为何一代名师张九仪在《穿山透地真传》中把“穿透砂法”和“穿透龙法”混为一谈。是故意为之?还是后人在传承中遗失了“穿透龙法”?是因“天机不可轻泄”之故有意混淆?还是张先贤当时真的是尚未正弄清以“魂魄相就”为原则的“穿透龙法”?
总之,千百年以来,在各种风水书籍文献中,只有关于赖公“穿透砂法”诗诀的记载和论述,没有任何赖公“穿透龙法”诗决的提法。“穿透砂法”诗诀,也多是在关于罗盘的书籍中提到,作为解释罗盘之用,各种释义互相对立、观点分歧,有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
末学在研学、注释赖公仙师《催官经》的过程中,苦苦思索、探寻和推演“天星派风水格龙与立向的关系——龙向秘法”,三年不得其解,但仍坚持不懈。也许是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也许是末学的执着努力感动了上苍和赖公仙师;也许是受赖公仙师和上苍神灵在冥冥中的点化和启发,使末学感而遂通、心有灵犀,悟懂了“净阴净阳密旨”,并发现了流传千年的风水诗决“透地龙是魄,穿山虎是魂;若将魂就魄,阴鬼化阳神。魂魄即相就,血脉自相亲;水是山血脉,定要吉星临”竟是末学苦苦思索和寻觅多年的“赖公龙向秘法”。
其实,“穿透龙法”和“穿透砂法”诗决,并非末学所创。已经在风水界流传了千年以上。只是没有人能悟透其中的玄机奥秘,也没有人把其作为“一等风水的天机秘诀”看待,大家都把它忽视了。它就像一颗埋在泥土中的珍珠、一块混杂在路边石堆中的璞玉,只是缺乏善缘有心之人慧眼识珠,缺乏有恒心的人去苦心孤诣地、执着地思考、研悟、琢磨、寻找和发现罢了。
在“穿透龙诀”湮没、失传千年以后,末学是发现并研悟出其中奥秘和天机的第一人。因为,截至目前,在末学所能查阅和搜集到的风水书籍和文献资料中,还没有像本文一样的、关于天星“龙向关系”(即“穿透龙诀”)相同或类似的论述。
为对应“穿透砂诀”,末学将其命名为“穿透龙诀”。易经风水大师汪德训和徐光塬两位老前辈,提议将此诀命名为“李氏穿透龙诀”,是对千年风水秘笈“穿透龙诀”的肯定,也是对末学研究和发现“穿透龙诀”的溢美鼓励之辞。
再次提醒诸君:“穿透龙法”和“穿透砂法”理法不同、定义概念不同、功用不同,绝不可混淆使用。此诚为风水大窍、天机法门也。